經過此前不斷的預告後,Yamaha 山葉機車於 12 月 15 日正式發表全新車款 Augur,原廠強調為"智能旗艦"的定位,其車輛最大特色莫過於全新設計的車頭造型,並導入 Y-LLA 轉向輔助頭燈和 Y-AU 可變色溫頭燈功能,前者為同級距車款首發,後者則是全球首演,此外,採用全新 4.3 吋全彩 TFT 智慧儀表,配上極有特色的外型設計,讓 Augur 的登場受到極大關注,原廠也開出 11.8 萬元的售價 ( 不含牌檢 ) 。

Yamaha 山葉機車於 12 月 15 日正式發表全新車款 Augur,並導入 Y-LLA 轉向輔助頭燈和 Y-AU 可變色溫頭燈功能,配上極有特色的外型設計,讓 Augur 的登場受到極大關注。

而在 Augur 亮相後,U-CAR 也應台灣山葉之邀,來到桃園大魯閣卡丁場,在封閉賽道上體驗這款具多項配備、和前衛造型的全新車款。

智能旗艦定位,與品牌同級車款具截然不同風味

Augur 的設定相比過往 Yamaha 車款有著許多不一樣特色,原廠導入諸多科技新配備,相較 Force 2.0 的靈活操駕、Nmax 跑旅風格,更彰顯 Augur 的不凡之處,明顯感受到原廠要在車輛之間的定位做出區隔,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喜好與需求。對此也整理了 Augur、Force 2.0 和 Nmax 的主要規配表,可以看到 Augur 在科技及燈組的配置上,相較另外兩款車型更為豐富。

Augur 的設定相比過往 Yamaha 車款有著許多不一樣特色,原廠導入諸多科技新配備,相較 Force 2.0 的靈活操駕、Nmax 跑旅風格,更彰顯 Augur 的不凡之處。
Yamaha 150c.c.級距車款主要規配比較
項目 Augur Force 2.0 Nmax
商品方向 智能科技旗艦 靈活操駕街車 尊榮傲氣跑旅
儀表 4.3 吋全彩 TFT 智慧儀表 LCD LCD
智慧連線 Y-Connect TWN Y-Connect
Smart Key
頭燈 LED 投射式 鹵素燈泡/55W LED 反射式
頭燈機能 輔助轉向、可變色溫
定位燈 LED 鹵素燈泡/5W LED
方向燈 LED 鹵素燈泡/10W 鹵素燈泡/10W
車架型式 鋼管不對稱車架 高剛性龍骨車架
後避震 預載可調雙後避震 雙後避震器
前煞系統 碟煞/Φ 267mm/單向雙活塞卡鉗 碟煞/Φ 230mm/單向雙活塞卡鉗
長寬高(mm) 1920x760x1120mm 1895x760x1120mm 1935x740x1160mm
座高(mm) 815 815 765
裝備重量 132kg 130kg
車廂空間 23L(XXL 全罩) 23L(L 全罩)
平均油耗 43.9km/L 44.9km/L 48.1km/L
建議售價(不含牌檢) 118,000 元 100,000 元 126,500 元

極搶眼車頭造型,照明科技為一大亮點

Augur 採用猶如箭心的定位燈,3 支光條的呈現、以及兩顆上下配置極小化的燈組,車輛前面板具精簡及更多線條的設計,在 Yamaha 的車款中頗為特殊,而雙黃燈則位在左右兩側定位燈下方;過去可以看到像是 Force 2.0、Smax 又或是新勁戰車系上都使用較尖銳的頭燈,使車輛散發著跑格化的氛圍,而在 Augur 全新定位的身分下,車頭的嶄新樣貌也為車輛開創新風格,符合原廠所強調的科技與美學兼具。

Augur 採用猶如箭心的定位燈,3 支光條的呈現、以及兩顆上下配置極小化的燈組,車輛前面板具精簡及更多線條的設計。

此次原廠所強調的 Augur 全新照明頭燈也引起不少關注,其「Y-LLA」 ( Yamaha Lean Light Assist ) 轉向輔助頭燈能在過彎傾斜車身時,會自動觸發補光機能,下方的燈組會亮起,亮度依傾角調整,當車身回正,補光自動關閉,對於夜間騎乘提供更為寬廣的照明範圍,提升整體騎乘安全性。

至於全球首發的「Y-AU」 ( Yamaha Adjustable Color Temperature ) 可變色溫頭燈,騎士可對應到騎乘時的天候狀況,如下雨或是起霧等情形,可切換至白、暖白的燈色,提供更為清晰前方的照明視野,但礙於法規的限制,可變色溫頭燈需在車輛熄火的時候來做切換,無法隨時隨地來變換燈色。

「Y-LLA」轉向輔助頭燈能在過彎傾斜車身時,會自動觸發補光機能,下方的燈組會亮起;「Y-AU」可變色溫頭燈可切換至白 ( 上圖 ) 、暖白 (下圖 ) 的燈色。

車側的設計與 Force 2.0 最大不同之處在於車輛中段,Augur 並未有類似異色飾框的裝飾,是以亮光黑來作呈現;車尾的設計也乃延續 Force 2.0,在尾燈、排氣管、方向燈等處幾乎沒有差異,唯有後土除的部分做了加長,如要從車尾來分辨兩款車型較不明顯,在充滿科技氛圍的車頭造型下,車尾較無變革使氣勢就稍嫌弱了一些。

車側的設計與 Force 2.0 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中間部分,Augur 並未有類似異色飾框的裝飾,是以亮光黑來作呈現。
車尾的設計乃延續 Force 2.0,在尾燈、排氣管、方向燈等處幾乎沒有差異,唯有後土除的部分做了加長。 ( 上圖為 Augur,下圖為 Force 2.0 )

4.3 吋全彩 TFT 智慧儀表,具多項資訊功能

除了聚焦在全新的車頭及照明科技外,此次導入的 4.3 吋全彩 TFT 智慧儀表也是一大亮點,即便比 Force 2.0 的 5.1 吋儀表小了一點,但卻擁有許多功能;除了顯示基本資訊外,智能儀表提供更為豐富的訊息,可與手機來做連結,並能掌握電話、下雨預告、速限、專用導航等,提升整體實用及便利性;此外,全新儀表提供正顯極負顯的功能,系統透過光感 Sensor,可因環境光源的變化自動切換模式,另也可使用手機程式來做手動切換。

此次導入的 4.3 吋全彩 TFT 智慧儀表也是一大亮點,可與手機來連結,將能掌握電話、下雨預告、速限、專用導航等,提升整體實用及便利性;此外,全新儀表提供正顯極負顯的功能。

車主也可透過「Y-Connect TWN」App 連結,與車輛完成聯繫後,讓車主更方便了解車輛狀況,包括機油、電瓶狀況、停車位置、群組導航、還可以與其他用戶共享數據及騎乘路線,展現其智能的特點所在。

與 Force 2.0 採相同車架,平整座墊設計

Augur 使用與 Force 2.0 相同的車架設定,車長及車重略多於 Force 2.0 一點,座高、車寬及車高則相同,坐墊使用較平整的設計,椅墊設計的訴求貼合長途行駛,並印有獨特的線條;以筆者 179 公分身高來看,在 815mm 的座高下雙腳可輕鬆著地,但在前腳置物空間方面表現稍嫌較不理想,不管是單腳或是雙腳放置時,會明顯感受到腳部的壓迫感,尤其在膝蓋及腳底,如是體格較大的騎士會感覺緊迫一些。

坐墊使用較平整的設計,椅墊設計的訴求貼合長途行駛,並印有獨特的線條。
Augur 使用與 Force 2.0 相同的車架設定,車長及車重略多於 Force 2.0 一點,以筆者 179 公分身高來看,在 815mm 的座高下雙腳可輕鬆著地,但在前腳置物空間方面表現稍嫌較差,不管是單腳或是雙腳放置時,會明顯感受到腳部的壓迫感。

龍頭的設計很符合人體工學,握把觸摸感與坐墊有著似曾相似的感覺,全新儀表資訊能清楚顯見,轉向的過程並不會吃力,而在右把手上則設有可變色溫頭燈的切換鍵,並採用 Smart Key 智慧鑰匙,靠近車輛轉動選鈕即可啟動車輛,搭配上前置物箱上的 QC 3.0 USB 充電座,提升整體便利性;行李箱空間達 23 公升,可放入 1 頂全罩式安全帽。

右把手上則設有可變色溫頭燈的切換鍵,並採用 Smart Key 智慧鑰匙,靠近車輛轉動選鈕即可啟動車輛,搭配上前置物箱上的 QC 3.0 USB 充電座。
行李箱空間達 23 公升,可放入 1 頂全罩式安全帽。

動力延續 Force 2.0 規格,標配 ABS 及 TCS

Augur 動力配置也延續 Force 2.0,搭載水冷 4V BlueCore 引擎,和 VVA 可變汽門系統,最大馬力達 14.7 匹 ( PS ) ,最大扭力為 1.4 公斤米,前後避震器分別為望遠鏡式前叉和整體搖擺式,搭配前 267mm 碟盤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後 230mm 碟盤則為單向單活塞卡鉗,輪胎尺寸為前 120/70-13、後 130/70-13,油箱容量為 6.1 公升,並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及 TCS 循跡控制系統,懸吊上也經過再調校,而在油耗的表現上則略遜 Force 2.0 一點,平均油耗為 43.9km/L,能源效率為 1 級。

Augur 前後避震器分別為望遠鏡式前叉和整體搖擺式,搭配前 267mm 碟盤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後 230mm 碟盤則為單向單活塞卡鉗,輪胎尺寸為前 120/70-13、後 130/70-13。

試駕當天氣候狀況不佳,平穩的動力輸出線性

此次試駕的路線是半程賽道,並無開放全賽道路線,而當天的氣候狀況不佳,路面多處有積水情形,在大雨滂沱的情況下,更考驗著 Yamaha 對於 Augur 的調校;Augur 配有 SMG 智能起步系統,使啟動步調很平順,在按下發動鍵後緩緩感受到引擎的喚醒。

在騎乘的當下雨勢並未趨緩,因此無法做太激烈的操駕,而在賽道的前半部有著緊湊的彎道,拜於 Augur 較短軸距的設定,進彎時能充分來應對,更能靈巧的來操控,搭配上柔順的煞車設定,以及 ABS 及 TCS 的輔助下,即便天雨路滑也能提供足夠的安心感。

在騎乘的當下雨勢並未趨緩,因此無法做太激烈的操駕,而在賽道的前半部有著緊湊的彎道,拜於 Augur 較短軸距的設定,進彎時能充分來應對,更能靈巧的來操控。

而在這次試駕的過程中,能感覺到 Augur 的設定並不以強烈猛暴的性能為重,偏向長途騎乘的定位;車輛出彎補油當下有著平和的順暢,在短距離直線加速上動力的爆發並未到很突出,而此次原廠也特別針對後避震器做了調軟的設定,搭配上高強度、輕量化和不對稱車架,讓整體車輛騎乘感受更為舒適,減少了硬朗的感覺,遇到較不平路面時不會有強烈的回饋感,即便瞬間馬力的輸出未很亮眼,但反而給予騎士平穩的駕馭體驗,在濕滑的賽道上更能凸顯 Augur 的輕巧、以及穩定度的特色。

整體來看 Augur 著重在跑旅的設定,賽道競技不是它所強調的重點,在長途駕馭的情形下,不管是科技配備、或者以舒適來做調校的基礎,會更能顯現車輛所散發的特點。

在這次試駕的過程中,能感覺到 Augur 的設定並不以強烈猛暴的性能為重,即便瞬間馬力的輸出未很亮眼,但反而給予騎士平穩的駕馭體驗,在濕滑的賽道上更能凸顯 Augur 的輕巧、以及穩定度的特色。

而由於筆者試駕時是白天,騎乘時轉向輔助頭燈的功能較不明顯,可變色溫頭燈也有同樣的情形,在夜晚路上會更能體驗兩項新功能的搭載。

廣  告

區隔產品定位,考驗消費者的決定

Augur 的誕生讓國內市場上 150c.c 級距競爭更為激烈,若單與 Force 2.0 相比,Augur 擁有更多的科技功能及高皆配備,但在多項功能的堆疊下也反應在價格層面,售價上高出了不少;而外型的設計也更加酷炫,但美中不足的莫過於車尾,會讓人有種收尾沒有做好的感覺,如能在車尾的設計多一些創新,相信會更吸引眾人的目光。

Augur 擁有更多的科技功能及高皆配備,外型的設計也更加酷炫,但美中不足的莫過於車尾,會讓人有著收尾沒有做好的感覺,如能在車尾的設計多一些創新,相信會更吸引眾人的目光。

而對比國內另外兩大車廠 SYM 和 Kymco 該級距車款,包括 MMBCU、DRGBT 和 KRV,價格帶大約落在 11 萬元左右,在相去不遠的售價上,外型、配備、定位和品牌喜好度勢必會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關鍵因素,但每個人對車輛的外型想法都有所不同,就以筆者的角度來看,Augur 的設計的確突破過往 Yamaha 車款既定形象,但隱約還有著該品牌原本的味道,卻又與 MMBCU 有著幾分相似神韻。

Augur 的設計的確突破過往 Yamaha 車款既定形象,但隱約還有著該品牌原本的味道。

Augur 近期受到許多民眾的關注,新車也在許多地區來展演,提供大家近距離來賞車,車輛也陸續到達各地經銷商,而現實面則是 Augur 未來的銷量呈現狀況,就以 Force 2.0 於 2021 年 10 月發表後來看,最高銷售落在 2021 年 12 月的 2,818 輛,進入到 2022 年後最高則為 1 月的 1,500 輛。

若以 MMBCU 來看,正式上市後每個月銷量不斷再推高,單月平均銷量都能突破 3,000 輛,未來 Augur 銷售情況會呈現怎麼樣的趨勢,Force 2.0 的銷量是否會有很大的影響,又或是能否撼動 MMBCU 的熱銷,決定重責落在各位消費者的手中,接下來 U-CAR 也會在每個月的機車銷售報告來詳細報導。

未來 Augur 銷售情況會呈現怎麼樣的趨勢,Force 2.0 的銷量是否會有很大的影響,又或是能否撼動 MMBCU 的熱銷,決定重責落在各位消費者的手中。

人身部品小教室:Macna Revibe 夏季防摔褲

對於駕馭 Augur 這類跑旅型車款時,不管是騎士或是乘客,享受長途舒適的騎乘絕對是首要條件,而在與 Augur 平整及以貼合長途行駛的設計訴求下,因此更要具備一條舒適的防摔褲,在夏季悶熱又或是冬天的濕冷,都能提供騎士排汗透氣及保暖的良好表現,搭配上丹寧布牛仔褲設計,使騎乘時更有帥氣時尚的氛圍。

Macna Revibe 夏季防摔褲,造型丹寧布牛仔褲設計,在夏季悶熱又或是冬天的濕冷,都能提供騎士排汗透氣及保暖的良好表現。

作為 1 條稱職的防摔褲,勢必要具有出色的防護等級,而此次筆者所穿搭的防摔褲,是由荷蘭機車部品廠 Macna 所推出 Revibe 系列夏季機車防摔褲,在安全保護層級上,取得歐盟最新防摔衣認證標準 EN 17092-4:2018 A 級認證,而在膝部防護部分,側邊拉鍊式快拆袋可裝置 Macna R.I.S.C.獨家設計膝部護具,該護具高度具有 3 段式可調功能,並同時通過歐盟 EN1621-1 CE Level 1 護具認證標準。

膝部防護部分,側邊拉鍊式快拆袋可裝置 Macna R.I.S.C.獨家設計膝部護具,該護具高度具有 3 段式可調功能,並同時通過歐盟 EN1621-1 CE Level 1 護具認證標準。

材質上採用 Aramid 纖維與丹寧纖維混紡的單層結構,膝部外層具有彈性皺褶的設計,在膝蓋進行伸展時擁有足夠的靈活度及舒適感;同時在整體防護性的延伸上也具精心設計,在防摔褲內側預留髖骨護具安置袋,並於腰部有「Backonnect」防摔衣連接設計,能依騎士裝配需求提供更全方位的防護。

腰部有「Backonnect」防摔衣連接設計,能依騎士裝配需求提供更全方位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