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5 月底時,有網友在進口品牌機車展間試乘新車時,才出展間不到 2 分鐘即發生車禍,讓網友必須要負擔龐大的車損賠償問題。事後網友認為車損應由車廠負責,但是車廠針對試乘車僅保對人的意外險、沒保車體險,讓網友氣到上論壇留言。身為職業、最常試駕新車的媒體編輯,筆者覺得有些事情一定要大家知道。

有網友在進口品牌機車展間試乘新車時,才出展間不到 2 分鐘即發生車禍,必須要負擔龐大的車損賠償問題,讓網友氣到上論壇留言。

遵守交通法規、安全第一

在網友分享的文章當中,同時也貼出了影片(已關閉為私人影片),發生事故是在一個小型的 T 字路口。網友跟隨著車廠工作人員,由 T 字下方位置進入路口左轉,然而卻未確認左右來車。讓左方駛來的機車閃避不及撞上。從影片當中我注意到了兩件事情。

第一個是一般人對於交通法規的執行程度極低,如果習慣良好的話,無論是否騎乘試乘車輛,都應該要習慣性的遵守交通規則。而像此例來說,除了肇事的試駕者以外,車廠工作人員也同樣沒有停車確認即進入路口,只是剛好出事的是後方的試駕者而已。

在路上我們很容易忽略不少應該注意的狀況,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圖片取自 Honda Motorcycles 官網)

另外一個我想未來車廠也有可以改進的地方,雖然車廠有工作人員隨行陪同,並且在前方帶領試駕,不過卻沒有完全盡到照顧試駕人員的責任。若是進入路口前有確認後方試駕者跟上,一起進入路口,那麼或許也可以避免這樣的意外事件。雖然在肇事責任上工作人員沒有責任,但我想這是未來該車廠在進行民眾試駕時,可以注意的事情。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車輛,我們一開始一定會慢慢來,同時嘗試著去摸熟車輛的特性。

事實上民眾試駕發生車禍的狀況時有耳聞,不只是機車,汽車也常發生類似狀況。很多網友在試乘的時候,很希望能夠嘗試著去挑戰車輛的極限,尤其是針對標榜性能的車款。但是一旦將速度提升,發生意外的機率相對就會變高。在安全駕駛的觀點來看,這是絕對要不得的狀況。而且操駕不屬於自己的車,發生事故本身就是更加麻煩的事情。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車輛,我們一開始一定會慢慢來,同時嘗試著去摸熟車輛的特性。包括車子的輪胎、煞車、懸吊、動力輸出特性等,同時還要確保自己在一個低風險的環境下。如果是在一般市區,那麼我們的駕駛行為就只是像個一般人一樣,慢慢開、保持安全距離。

廣  告

在適合的場合、做適合的事情

如果想要挑戰車輛極限,那麼我們只會在一個地方來挑戰-那就是賽車場。有個相對安全的場地、在自己的能力許可範圍內,嘗試著去逼迫極限。一般道路上,即使是身為職業的汽車媒體編輯,我們也都只會以保守的方式來進行試乘。

如果想要挑戰車輛極限,那麼我們只會在一個地方來挑戰-那就是賽車場。

講到這邊,我想有些網友就會有所疑問,這樣子試得出車子的特性嗎?事實上我們在試車的時候,即使是一般操駕,因為本身試駕車輛足夠多、樣本數夠高,我們的確還是有辦法在慢慢開的時候,找出車子的特性。而且,按照正常的操駕方式,也比較會接近一般人使用車子的狀況,這樣做得評論,才真正的符合一般人需要的評論。

回過頭來,其實媒體在進行試駕時,也都會與網友們試駕一樣簽具切結書,上面都會寫明如果有發生任何毀損或滅失,均須自行負責。事實上,你跟廠商借車,本身自己就應該負擔這樣的風險。如果出事後,即使你本身可能不打算、沒決定買這輛車,維修的價錢可能不如直接買這輛廢鐵下來。

其實媒體在進行試駕時,也都會與網友們試駕一樣簽具切結書。

筆者在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試駕新車時,坐上車、發動引擎,不代表你是專業試車手,永遠不要嘗試著去挑戰人或車的極限、並且遵守交通規則、安全第一!這樣你所經歷的,才會是一個快樂的試駕體驗。

陸奕夫U-CAR編輯

評論

試駕新車就像跟朋友借車一樣

其實跟車廠借車進行試駕,就像向朋友借車來騎一樣,出了車禍、當然是自己出錢賠償,總不可能要朋友自己出險修車、讓朋友承擔車禍所損失的二手車價以外,還要負擔被提高的保險費用吧?當然,車廠的確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與其怪罪別人,不如好好的檢討自身。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發生車禍多半不是只有別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