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則留言

2

lovelooser(jimmy41609)

2009/10/21 15:15:56

發文

#1487070 IP 152.8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jonesyeh (jonesyeh) 所寫
回應 mytoo2 (我家門前有小河) 所寫
😌
去TOYOTA兩年,然後毀了自己的賽車生涯....................
前面已經太多例子了....真的要考慮考慮~~~~~


難倒會跟小舒馬克一樣,坐領高薪,成績欠佳

小舒馬克是有嚴重車禍 導致心理恐懼

F1的下場會怎樣(robin_is_the_best)

2009/10/21 23:39:57

發文

#1488912 IP 252.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lhsing (blhsing) 所寫

回應 billzzzz (bill) 所寫

不好吧= =
少個幾百萬
回麥隊開有競爭力的車 比較划算.....
KIMI應該不缺那幾百萬才是.....
我實在不相信TOYOTA明年會突飛猛進= =
Raikkonen回McLaren只能得到車隊50%的資源,對他爭冠不見得有利,因為McLaren不可能讓Hamilton成為#2,頂多回到Hamilton-Alonso的「內部公平競爭」模式罷了。Raikkonen到了Toyota則至少能取得80%的車隊資源,加上Toyota的賽車競爭力明顯處於持續進步狀態,擁有車隊主要資源的Raikkonen反而更有可能幫Toyota設定出冠軍車。


所以你的意思是

Toyota的80% > McLaren的50% ?

以現在的成績很難令人信服。

我還是希望KIMI去跑WRC啦~~~

bill(billzzzz)

2009/10/21 23:48:44

發文

#1488977 IP 251.20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robin_is_the_best (我支持羅賓啦^.^) 所寫
回應 blhsing (blhsing) 所寫

回應 billzzzz (bill) 所寫

不好吧= =
少個幾百萬
回麥隊開有競爭力的車 比較划算.....
KIMI應該不缺那幾百萬才是.....
我實在不相信TOYOTA明年會突飛猛進= =
Raikkonen回McLaren只能得到車隊50%的資源,對他爭冠不見得有利,因為McLaren不可能讓Hamilton成為#2,頂多回到Hamilton-Alonso的「內部公平競爭」模式罷了。Raikkonen到了Toyota則至少能取得80%的車隊資源,加上Toyota的賽車競爭力明顯處於持續進步狀態,擁有車隊主要資源的Raikkonen反而更有可能幫Toyota設定出冠軍車。


所以你的意思是

Toyota的80% > McLaren的50% ?

以現在的成績很難令人信服。

我還是希望KIMI去跑WRC啦~~~



去跑WRC 然後翻車退賽 墊底??

這樣有比較好嗎?

卡娃魚(kawafish)

2009/10/21 23:54:56

發文

#1489017 IP 252.1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回應 billzzzz (bill) 所寫
回應 robin_is_the_best (我支持羅賓啦^.^) 所寫
回應 blhsing (blhsing) 所寫

回應 billzzzz (bill) 所寫

不好吧= =
少個幾百萬
回麥隊開有競爭力的車 比較划算.....
KIMI應該不缺那幾百萬才是.....
我實在不相信TOYOTA明年會突飛猛進= =
Raikkonen回McLaren只能得到車隊50%的資源,對他爭冠不見得有利,因為McLaren不可能讓Hamilton成為#2,頂多回到Hamilton-Alonso的「內部公平競爭」模式罷了。Raikkonen到了Toyota則至少能取得80%的車隊資源,加上Toyota的賽車競爭力明顯處於持續進步狀態,擁有車隊主要資源的Raikkonen反而更有可能幫Toyota設定出冠軍車。


所以你的意思是

Toyota的80% > McLaren的50% ?

以現在的成績很難令人信服。

我還是希望KIMI去跑WRC啦~~~



去跑WRC 然後翻車退賽 墊底??

這樣有比較好嗎?



跑WRC那台車沒翻過?

小孩學走路也沒在怕跌倒的啊!
熱門新聞
U-CAR再次透過問卷表單,「最後召集」符合送充電金條件,但尚未獲得充電金的RZ 450e車主,完成後將贈萬元充電金。
Renault-Nissan原本設定乃是彼此交叉持股15%,雙方新協議規劃則是調降至10%,這對於雙方之間的關係會更具靈活性。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