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驅模式彙整

無業書(jeffwang)

2002/02/24 09:56:35

發文

#52028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近來在報章雜誌上SUV(Sport Utility Vehicle) 的能見度頗高,<br>但對其驅動模式的解釋往往莫衷一是,令人一頭霧水‧<br>因此,小弟無業書今不惴淺陋,將所知整理如下,以饗網友‧<br>其中若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大哥不吝指正‧<br><br>第1類:無「中央差速器」的非全時四驅(Part Time 4WD):<br>以Vitara為例:<br>2H模式:FR (後驅)<br>4H模式:前後軸轉速相同(50:50)的4WD<br>4L模式:同4H模式,但經「加力檔」放大<br><br>第2類:有「中央差速器」的非全時四驅<br>(Part Time 4WD w/ Central Differential):<br>以Pajaro(舊款)的Super Select 4WD為例:<br>2H模式:FR (後驅)<br>4H模式:中差(中央差速器)未鎖定(前後軸轉速未必相同)的4WD<br>4H-Lc模式:「中差」已鎖定(前後軸轉速相同, 50:50)的4WD<br>4L-Lc模式:同4H-Lc模式,但經「加力檔」放大<br><br>第3類:全時四驅(Full Time 4WD)(必定有「中央差速器」):<br>可再分為兩類:<br>第3A類:「中差」可鎖定、且有「加力檔」,如Surf-VX4等<br>第3B類:「中差」不可鎖定、且無「加力檔」,如Lexus RX-300等<br>(另有所謂AWD轎車,如AUDI、Impreza等亦屬第3B類)<br><br>第4類:適時四驅(Real Time 4WD)(無「中差」亦無「加力檔」):<br>可再分為兩類:<br>第4A類:以Escape為例:<br>Auto模式:平時為FF (前驅);<br>一旦前輪打滑時,再藉RBC(Rotary Blade Coupling)、<br>或VC(Viscosity Coupling) 將動力傳至後輪軸<br>Lock模式:將RBC強制鎖定,此時前後軸轉速相同(50:50)<br>第4B類:僅有Auto單一模式而無法強制鎖定,如CR-V等<br><br>至於影響越野能力的因素,有:<br>引擎低轉速扭力輸出、變速箱&加力箱齒比、<br>底盤剛性、輪胎、懸吊行程、<br>進入角、離去角、翻越角、離地淨高、驅動模式…等‧<br>假設先不計前9項因素、僅就「驅動模式」來考慮,<br>則在此前提下,上述幾類4WD車的越野能力強弱排序,大略為:<br>1=2=3A>4A>3B=4B  …..[式一]<br>此僅為「簡略」的排序,因其中並未考慮LSD(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br>或ETC(Electronic Traction Control) 等配備之有無‧<br>例如,Renault Scenic RX-4雖與CR-V同屬第4B類,<br>但因Scenic RX-4配置了ETC,<br>故其驅動能力在越野的表現上優於CR-V,<br>甚或不亞於部分第4A類車種‧<br>[註1] 差速器(Differential)的解釋<br>當車輛在正常的過彎行徑中 (假設:無轉向不足亦無轉向過度),<br>此時4個輪子的轉速(輪速)皆不相同,依序為:<br>外側前輪>外側後輪>內側前輪>內側後輪;<br>故須藉著前、中、後3個差速器來調節‧<br>差速器的特性是:阻力越大的一側,驅動齒輪的轉速越低;<br>而阻力越小的一側,驅動齒輪的轉速越高‧<br>以「前差速器」為例,在過彎時,<br>因外側前輪輪胎所遇的阻力較小,輪速便較高;<br>而內側前輪輪胎所遇的阻力較大,輪速便較低;<br>如此便可順暢地過彎,而「後差速器」亦同此理‧<br>至於「中差」(中央差速器),則負責前後軸之間的轉速差‧<br>故知,上述第1類車的4H模式與第4A類車的Lock模式,<br>因無「中差」配備,故不可用於高速過彎(on-road上),<br>否則若非輪胎打滑、便是傳動軸損壞‧<br>至於在越野(off-road)方面,差速器的此種特性,反而不利‧例如,<br>假設有輛第3B類車,其左前輪陷入幾無摩擦力的泥坑中,<br>則由於前、中、後3個差速器之作用,<br>引擎動力終將全部傳至左前輪,使其在原地加快打滑、而愈陷愈深,<br>其餘3輪反而紋風不動!<br>若是第1、2、3A類車遭遇相同情況,則可將「中差」鎖定,<br>而立即以兩後輪的動力脫困‧<br>若是第4A類車遭遇相同情況,則可切入Lock模式,<br>而同樣可藉兩後輪的動力脫困‧<br>若是第4B類車遭遇相同情況,則須待左前輪打滑一陣時間後,<br>方可藉兩後輪的動力脫困‧<br>(i.e. 雖可能脫困,但時間延後)<br>而若是兩前輪同時陷入幾無摩擦力的泥坑中,<br>則各車種的脫困情形,亦同上述‧<br>至於,若是一前輪與一後輪同時陷入幾無摩擦力的泥坑中呢?<br>此時,上述所有各類車種皆無法脫困,除非另有獨門暗器,如下三種:<br>(1) LSD,如Pajaro、Sportage、QX-4等皆有後軸LSD‧<br>(2) ETC,如Benz M-class、BMW X5、FreeLander等‧<br>(3)最厲害的,是「前中後3個差速器皆可各別鎖定(自動或手動)」,<br>如Benz G-class、Hummer、Jeep Grand Cherokee等‧<br>此類車即使3個輪子同時陷入泥坑,<br>亦能以僅剩的一輪試圖「單輪脫困」‧<br>[註2]<br>Q.:在上述「左前輪陷入泥坑」的例子中,<br>第4B類車的脫困能力顯然優於第3B類車;<br>何以在[式一]中,卻寫成「3B=4B」?<br>A.:在「打滑後(事後)脫困」的能力上,3B<4B;<br>但在「事先預防打滑」的能力上,卻3B>4B‧ 解釋如下:<br>在未出現打滑之前,第4B類車的引擎扭力會分配給兩前輪;<br>而第3B類車的引擎扭力卻是分配給4個驅動輪,<br>故其單一個驅動輪上的扭力僅為4B類車的一半(假設兩車引擎扭力相同),<br>自然較不易超過traction臨界(胎面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而打滑‧<br>*****************************<br>以上所言,乃小弟無業書之淺見‧<br>其中若有疏漏之處,還望各位大哥不吝指正‧<br>希望藉由大夥的討論,能轉濁為清,<br>不再被報章雜誌上之「眾說紛紜」所混淆‧<br><br>

41

則留言

3

ysc(ysc)

2002/02/24 18:14:12

發文

#52064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有用功,拍拍手鼓勵。

一等兵(yakuzakaneko)

2002/02/24 22:12:00

發文

#52089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強!

無業書(jeffwang)

2003/07/11 22:52:26

發文

#94362 IP 0.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最近在友站(Autonet)上,
有網友將小弟的這篇舊作挖出、並提出質疑;
小弟有感於那些質疑頗有建設性,
特作以下說明,呈予有興趣的網友大大們參考。

當初小弟那篇拙作「四驅模式彙整」,
其實是被「氣出來」的;
因為當時的報章雜誌上,到處充斥者:
「該車因採『全時四驅』,故越野性能頗佳」之類的錯誤觀念。
而小弟那篇拙作的用意,
也只是想對四驅模式做個「概念性」的整理與介紹而已,
並未妄圖將所有的四驅車種一網打盡。
否則,小弟豈不是「自不量力」?

那篇拙作中的分類,
其實是以「連結前後軸的中央那個機構」來分的:
「1」類:分動箱(transfer case)
「2」類:配置較複雜的離合(二驅、四驅切換)與中差鎖定裝置的中央差速器
「3」類:較單純的中央差速器
「4」類:中央耦合器(黏性耦合式或油壓式的多片式離合器)

小弟上述第「3」類中所謂的「較單純的中央差速器」,
真要說起來,其實也並不單純。
光是常見的中央差速器種類,至少就有幾種:
傘齒型差速器、行星(or雙行星)齒輪式、蝸桿蝸輪式(TorSen中差)...等等。

至於第「4」類中所用的多片式離合器,其結構雖與上述 3 種中央差速器不同,
但是並非如您所說的「沒有前後差速的功能」!
因為大多數的「主動式前後軸扭力分配系統」,
便是藉由「施加於多片式離合器的油壓壓力」的改變,
來達到扭力分配的continuous調整的目的;
例如 X-Trail 的 Auto Mode,可從 前:後 = 100:0 ,連續調整至 50:50.

至於「防滑」的控制,就小弟所知至少有下列幾種:
1. 機械式差速器鎖定(locker)、或以「分動箱」採 50:50 強制鎖定
2. 電腦控制的油壓多片式離合器
3. 機械式(oil pump)的油壓多片式離合器
4. 黏性耦合式的多片式離合器
5. 機械式 LSD (限滑差速器)
6. ETC (Electronic Traction Control):以煞車系統將打滑輪「煞」住。
而其中效率最高的,當然是第 1 種 -- 機械式差速器鎖定(locker)。
(否則 M-Benz 的 G-class 幹嘛配置「前、中、後」3 顆可分別獨立鎖定的 locker?)
因為,其他(第 2~6 種)的方式,都是「被動反應」的,
i.e.都須先有「打滑」出現之後,才進行防滑控制;
而只有上述第 1 種,可以達到「事先預防」的目的。
(註:某些配置第 2 或第 3 種的SUV,也有「Lock Mode」的設計,
如 X-Trail 與 Escape 等;故也具備與上述第 1 種相同的「事先預防」功能。)

另外要澄清的一個觀念,是:
「鎖定」與「限滑」是有差別的!
「中差鎖定」之所以深受越野玩家的青睞,
是因其「前後軸強制 50:50」的結果,使引擎動力的流失降至最低。
中差 LSD 若欲達到相同效果,則必須將其「限滑比」設在 100%;
但在實務上這不太可能,因為要顧慮到 on-road 時的轉彎動作。

當然,對於「粗心大意」的車主而言,
機械式差速器 locker 在 on-road時有它潛在的「疏忽」風險(忘了去解除);
但卻深受 off-road玩家的青睞。
舉例來說吧,
XC-90 所採用的是第 2 種--電腦控制的油壓多片式離合器。
Volvo 宣稱其反應速率優異,只要前輪出現 1/7 轉的打滑時,
系統便會介入而將扭力輸往後輪。
但是,不論介入得多快,還是必須「等到」打滑出現!
而在某些情況下,這個「必要的」打滑,就會影響到越野「任務」的成敗。
例如,「九棚衝沙」中常見的「沙灘陡坡攻頂」,
往往須要「一鼓作氣」;
所以場景中的常勝軍多是 Wrangler 之類、
以「分動箱」採 50:50 強制鎖定,且扭力強勁的車種。

當然,以上所談的皆是單就傳動系統而言,
並未考慮影響 off-road 的其他因素,如:
引擎低轉速扭力輸出、變速箱 & 加力箱齒比、
底盤剛性、輪胎、懸吊行程、
進入角、離去角、翻越角、離地淨高、駕駛人技巧…等等。

關於「駕駛人技巧」方面,
為了呼應 OZT4 與阿黃兩位大大的說法,
小弟也舉一例:
當初 Escape 3.0 剛上市時,
「汽車購買指南」雜誌找來了「山城四驅」的陳和皇先生進行試駕報導。
在試駕中 Escape 3.0 曾在某段地形陷入了「對角輪懸空」的困境;
這對 Escape 的機械結構來說,根本是「ㄉㄧㄠ」定了的死局。
然而當時只見陳老前輩右腳油門一踩、左腳同時施以適當的煞車,
(以人工來「模擬」ETC 的功能;雖然「陽春」了些....)
竟然就脫困了.....
由此可見「經驗」的重要.....

自以為是的動物(bigcivic)

2006/02/17 13:14:21

發文

#180832 IP 82.8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想和陳和皇泡茶嗎?

一等兵(yakuzakaneko)

2006/02/17 13:26:02

發文

#180835 IP 188.24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又看了一次
還是一個字
強!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17 14:14:03

發文

#180841 IP 39.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自以為是的動物 (bigcivic) 於 2006/02/17 13:14:21 回應
想和陳和皇泡茶嗎?
================================================================

「泡茶」? 太浪費了……
小弟比較想的是:坐在他車上,學習他的越野技巧……

自以為是的動物(bigcivic)

2006/02/17 15:41:31

發文

#180850 IP 90.3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你願意現本尊出面,我就請他出來
no bullshit!

球在你那邊,千萬別退縮啊.........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17 15:49:50

發文

#180852 IP 39.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自以為是的動物 (bigcivic) 於 2006/02/17 15:41:31 回應
你願意現本尊出面,我就請他出來
no bullshit!
球在你那邊,千萬別退縮啊.........
==============================================================

「現本尊出面」,只怕屆時遭人「伏擊」………
畢竟,
小弟所「嗅」到的「氣氛」,似乎帶點「敵意」………

自以為是的動物(bigcivic)

2006/02/17 16:03:49

發文

#180853 IP 90.3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輕鬆點啦,不必防人防成這樣.
玩車真的要大家一起出來跑,才會好玩
有些東西,真的不是自己玩自己能獲得
尤其是現場故障排除和脫困技巧
比如傳動軸脫離,不是在網路上打打字就會知道其中的眉角
車隊野營,大家聊到天亮都還欲罷不能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17 16:14:09

發文

#180854 IP 39.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非常感謝 Bigcivic 大哥的美意……
待小弟「轉性」(其實關鍵是在太座) 之後,自會跟您連絡……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17 16:15:19

發文

#180855 IP 39.24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自以為是的動物 (bigcivic) 於 2006/02/17 16:03:49 回應
有些東西,真的不是自己玩自己能獲得
尤其是現場故障排除和脫困技巧
比如傳動軸脫離,不是在網路上打打字就會知道其中的眉角
===============================================================

大哥所言甚是……

如何應付「傳動軸脫離」的困境,小弟還真是「一竅不通」哩…… ^o^

路人丁(daimler10)

2006/02/17 17:52:25

發文

#180860 IP 82.24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之前曾故意把我的P-RZ 4WD(Full Time)
開到沙灘上比較鬆軟的部份讓它陷進去
然後試著脫困

發現,半離合器的狀況下才順利脫困
(照正常開法會熄火,猛灌油門反而會陷更深)

自以為是的動物(bigcivic)

2006/02/17 19:22:05

發文

#180867 IP 82.85.*.*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陷在沙灘的情況,也是分很多種
澆水,塞布,塞木條樹枝,石塊,剷土道.......
何時用何種方法最有效率,
也都是臨場經驗的累積

小可愛(ljs523)

2006/02/18 11:30:07

發文

#180882 IP 12.1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上述所有各類車種皆無法脫困,除非另有獨門暗器,如下三種:
(1) LSD,如Pajaro、Sportage、QX-4等皆有後軸LSD‧
(2) 【ETC】,如Benz M-class、BMW X5、FreeLander等‧
-----------------------------------------------------------------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
The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上面的【ETC】本人查不到資料,不過有查到【ETS】
【ETS】=Electronic Traction Support=電子循蹟支援系統

請問「無業書」,您所說的【ETC】是否為:
【ETC】=Electronic Traction Control=電子循蹟控制系統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18 21:40:34

發文

#180915 IP 90.167.*.*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報告 教授: 西地 ~ ~
【ETC】=Electronic Traction Control=電子循跡控制系統

一等兵(yakuzakaneko)

2006/02/20 18:07:42

發文

#181026 IP 188.248.*.*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請問無業書兄

有些循跡控制系統有分動態及沒有動態
請問有什麼差別嗎?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20 22:44:44

發文

#181044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有分「動態」及「沒有動態」??
抱歉,小弟不懂耶...............

一等兵(yakuzakaneko)

2006/02/21 11:51:20

發文

#181081 IP 189.31.*.*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抱歉~是我沒有把問題問好
嗯~我意思是說~我看過"動態尋跡控制系統" (DTCS)
還有"尋跡控制系統" (TCS)
同一台車~DTCS是選配~TCS是標準配備
請問加裝了這樣的選配有什麼差別嗎?
有沒有"動態"的差別在哪裡?

無業書(jeffwang)

2006/02/22 17:04:30

發文

#181194 IP 189.23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抱歉,小弟也不知道............

tonylion(tonylion)

2006/02/22 21:26:03

發文

#181202 IP 35.2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一等兵 (YakuzaKaneko) 於 2006/02/21 11:51:20 回應
抱歉~是我沒有把問題問好
嗯~我意思是說~我看過"動態尋跡控制系統" (DTCS)
還有"尋跡控制系統" (TCS)
同一台車~DTCS是選配~TCS是標準配備
請問加裝了這樣的選配有什麼差別嗎?
有沒有"動態"的差別在哪裡?

----------------------------------------------------
不曉得你指得是不是volvo的STC和DSTC,如果是的話,根據VCT的網站的說法應該是

ST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STC(Stability and Traction Control)能確保驅動輪獲得適當的動力,以擁有確實的路面掌控,在溼滑路面上行駛更安全、更穩定。如果驅動輪之一甚至兩個驅動輪都打滑空轉,系統就會立即限制驅動輪的扭力輸出,讓驅動輪可以確實抓地。此外,當您必須在溼滑地面上起步時,STC也能讓起步動作更輕鬆愉快。此外,它也能提升轉彎時的穩定性,並且在加速離開彎道時減少轉向不足的情形(S60 2.0T標準配備)。

DSTC動態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為了提升在濕滑路面上駕駛時的安全性,您可以選擇使用DSTC(Dynamic Stability and Traction Control)除了具備STC的優點之外,還可以在側滑情形一開始發生時,在您有感覺之前就立刻予以制止。如果車身有產生側滑的傾向,系統會立刻在一個或多個車輪上施予適當的煞車,讓車身回復控制,這套系統中並包括了EBA(Electronic Brake Assistance)電子煞車輔助功能,以便在緊急情況下縮短煞車所需的距離(S60 T5標準配備)。
熱門新聞
美國Subaru公佈品牌全新Hybrid識別,全新Forester Hybrid有望採2.5升引擎、混合動力系統,確認25年中登場。
IHS公布2024年最後一批測試結果,包括Mustang Mach-E、C-Class、GLC、XC90 PHEV等車獲得Top Safety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