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4/04/22 13:39:53
發文
如果是fit or yaris vios那後果可能不勘設想.
其他車都閃了
他竟然只是踩煞車
不過這樣沒事真的很堅固就是
搞爛台灣,接軌中國
於
2014/04/22 14:17:23
發文
| |||
我看他好像也嚇傻了,第一時間沒往左閃 | |||
當前車都往旁閃的時候
就要有警覺前方是否有狀況
而不是呆在原地等被撞
😌
敢等在那裡!?
對車真有信心啊!
對車真有信心啊!
可能你門都是技術高超的賽車手吧!
你確定你在路遇到上一定閃的掉?😀😀😀
你確定你在路遇到上一定閃的掉?😀😀😀
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即做出反應吧,還好車體禁得起這麼一撞
但真要寫感謝信, 那些top safety pick+不就收不完了?😇
但真要寫感謝信, 那些top safety pick+不就收不完了?😇
突然跟有心理準備下的反應時間是不同的
看到許多人都是一嘴的反應高手,想必許多需要反應的電玩都是機爸昏😆
重點是車體的結構體跟車上人的安全😀
看到許多人都是一嘴的反應高手,想必許多需要反應的電玩都是機爸昏😆
重點是車體的結構體跟車上人的安全😀
於
2014/04/22 16:22:22
發文
於
2014/04/22 16:22:22
發文IP 164.235.*.*
[color="#FF0000"]想到了之前上過一個名稱叫 「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的企業教案,沉默的數據背後也許才是需要被重視的真相 。[/color] [微笑]
歷史上,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統計學家沃德教授( Abraham Wald) 遇到了一個意外的訪客,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他說:「沃德教授,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轟炸任務,我們最怕聽到的回報是: 『呼叫總部,我中彈了!』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攸關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
沃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他受委託分析德國地面砲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並且以統計專業,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才能降低被砲火擊落的機會。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鈍。
沃德將聯軍轟炸機的彈著點資料,描繪成兩張比較表,沃德的研究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沃德詳盡的資料分析,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
在研究成果報告的會議上,卻發生一場激辯。
負責該專案的作戰指揮官說:「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 彈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沃德客氣但堅定地說: 「將軍,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建議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因為那兒最少發現彈孔。」
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眼光中,沃德解釋說:「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 從統計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法返航。 」
指揮官反駁說:「我很佩服沃德教授沒有任何飛行經驗, 就敢做這麼大膽的推論,就我個人而言,過去在執行任務時,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要不是我飛行技術老到,運氣也不錯,早就機毀人亡了,所以,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這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皇家空軍部部長陷入苦思。
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將軍,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由於戰況緊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部長決定接受沃德的建議,立刻加強駕駛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
不久之後,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顯著降低。為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一段時間後, 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後工作人員, 蒐集了部份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他們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發動機的位置。
於
2014/04/22 16:23:29
發文IP 164.235.*.*
[color="#FF0000"]想到了之前上過一個名稱叫 「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的企業教案,無法被列入統計,所謂「沉默的數據」背後也許才是需要被重視的真相 。[/color] [微笑]
歷史上,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統計學家沃德教授( Abraham Wald) 遇到了一個意外的訪客,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他說:「沃德教授,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轟炸任務,我們最怕聽到的回報是: 『呼叫總部,我中彈了!』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攸關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
沃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他受委託分析德國地面砲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並且以統計專業,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才能降低被砲火擊落的機會。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鈍。
沃德將聯軍轟炸機的彈著點資料,描繪成兩張比較表,沃德的研究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沃德詳盡的資料分析,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
在研究成果報告的會議上,卻發生一場激辯。
負責該專案的作戰指揮官說:「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 彈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沃德客氣但堅定地說: 「將軍,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建議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因為那兒最少發現彈孔。」
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眼光中,沃德解釋說:「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 從統計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法返航。 」
指揮官反駁說:「我很佩服沃德教授沒有任何飛行經驗, 就敢做這麼大膽的推論,就我個人而言,過去在執行任務時,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要不是我飛行技術老到,運氣也不錯,早就機毀人亡了,所以,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這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皇家空軍部部長陷入苦思。
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將軍,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由於戰況緊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部長決定接受沃德的建議,立刻加強駕駛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
不久之後,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顯著降低。為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一段時間後, 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後工作人員, 蒐集了部份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他們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發動機的位置。
歷史上,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統計學家沃德教授( Abraham Wald) 遇到了一個意外的訪客,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他說:「沃德教授,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轟炸任務,我們最怕聽到的回報是: 『呼叫總部,我中彈了!』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攸關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
沃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他受委託分析德國地面砲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並且以統計專業,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才能降低被砲火擊落的機會。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鈍。
沃德將聯軍轟炸機的彈著點資料,描繪成兩張比較表,沃德的研究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沃德詳盡的資料分析,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
在研究成果報告的會議上,卻發生一場激辯。
負責該專案的作戰指揮官說:「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 彈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沃德客氣但堅定地說: 「將軍,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建議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因為那兒最少發現彈孔。」
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眼光中,沃德解釋說:「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 從統計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法返航。 」
指揮官反駁說:「我很佩服沃德教授沒有任何飛行經驗, 就敢做這麼大膽的推論,就我個人而言,過去在執行任務時,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要不是我飛行技術老到,運氣也不錯,早就機毀人亡了,所以,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這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皇家空軍部部長陷入苦思。
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將軍,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由於戰況緊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部長決定接受沃德的建議,立刻加強駕駛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
不久之後,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顯著降低。為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一段時間後, 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後工作人員, 蒐集了部份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他們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發動機的位置。
😇同鄉,可不可以直話直說?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 |||
😇同鄉,可不可以直話直說? | |||
死人不會說話。
在聽活人講話的同時,也請考量這些無法替自己說話人的心情。 😇
| ||||||||||||
死人不會說話。 在聽活人講話的同時,也請考量這些無法替自己說話人的心情。 😇 | ||||||||||||
😲
乃覺三十里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於
2014/04/22 17:23:34
發文
一個老問題:
"若被撞車子也是以同樣速度和卡車正面對撞,其之撞擊受力是否相同?😀"
"若被撞車子也是以同樣速度和卡車正面對撞,其之撞擊受力是否相同?😀"
車子的設計本來就要設想面對最糟糕的狀況,因為事情有可能發生,就一定會發生。
打很大的廣告
妙語如珠人又帥 法理反覆車帶賽 村民見朕快硊拜 正是神人下凡來
確實很耐撞😇
買一台適合自己的風格個性用途的愛車 遠比聽別人意見來選擇重要的多了
於
2014/04/23 12:24:55
發文
納智捷既然這麼有自認滿意何不牽去EURO NCAP撞擊測試一下.
正撞側撞後撞翻滾行人乘客..數據全部出來..
正撞側撞後撞翻滾行人乘客..數據全部出來..
| |||
納智捷既然這麼有自認滿意何不牽去EURO NCAP撞擊測試一下. 正撞側撞後撞翻滾行人乘客..數據全部出來.. | |||
因為不是當地販售的車,加上在台灣也只能做參考
畢竟誰知道那智傑不像HTC一樣,期商業行為就是標準無國界?😌
我承認我很酸是不對,但是有些事實不酸是無法解決事情跟找出真相
共
7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