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U-CAR修正「汽車教室」之Flash動畫
在「汽車教室」之〔傳動系統→差速器〕Flash動畫中:<br>〔直走〕→動畫正確(差速小齒輪不轉動)<br>〔轉彎〕→動畫錯誤,原因如下:<br>----------------------------------------------------------------<br>雖然在〔轉彎〕動畫中,「差速小齒輪」已開始轉動,但轉彎的時候,〔左車軸(車輪)〕的轉速應比〔右車軸(車輪)〕的轉速來得快才正確。但是在〔轉彎〕的動畫中,左、右車軸(車輪)卻仍以「相同轉速」來表現,這是「Flash動畫」需要修正的地方。
第二個疑問動畫----〔扭力轉換器〕
■〔外部構造〕:
左軸(力量輸入):經判斷,左接「引擎」
右軸(扭力輸出):經判斷,右接「變速箱」
■〔內部構造〕:
泵輪(主動元件)卻在右側,所以「引擎」應在右側
渦輪(被動元件)卻在左側,所以「變速箱」應在左側
以上之〔外部構造〕圖與〔內部構造〕圖互有矛盾,不知該動畫是否正確?
■〔外部構造〕:
左軸(力量輸入):經判斷,左接「引擎」
右軸(扭力輸出):經判斷,右接「變速箱」
■〔內部構造〕:
泵輪(主動元件)卻在右側,所以「引擎」應在右側
渦輪(被動元件)卻在左側,所以「變速箱」應在左側
以上之〔外部構造〕圖與〔內部構造〕圖互有矛盾,不知該動畫是否正確?
第三個疑問動畫:〔DOHC雙凸輪軸引擎〕
----------------------------------------------------------------
■四行程汽油引擎的四個行程:
進氣行程→壓縮行程→動力行程→排氣行程
在這個「引擎動畫」中,卻在「動力行程」將「排氣門」打開。
天啊!〔U-CAR〕可以得到「引擎界」的〔諾貝爾獎〕了。
----------------------------------------------------------------
■四行程汽油引擎的四個行程:
進氣行程→壓縮行程→動力行程→排氣行程
在這個「引擎動畫」中,卻在「動力行程」將「排氣門」打開。
天啊!〔U-CAR〕可以得到「引擎界」的〔諾貝爾獎〕了。
第四個疑問動畫:〔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
在這一張動畫圖當中,前置引擎直接將動力傳遞給「前輪軸」,這會給讀者錯誤的引導的。正確的畫法是:
引擎先將動力傳遞到「變速箱」之後,再經由「分動箱」將動力「回傳」至「前輪軸」才對。
-----------------------------------------------------------
在這一張動畫圖當中,前置引擎直接將動力傳遞給「前輪軸」,這會給讀者錯誤的引導的。正確的畫法是:
引擎先將動力傳遞到「變速箱」之後,再經由「分動箱」將動力「回傳」至「前輪軸」才對。
第五張疑問動畫:〔CVTC 連續汽門正時控制系統〕
------------------------------------------------------------
請先參見以下網址:
http://forum.u-car.com.tw/forum-detail.asp?fid=7813
在這篇討論文章中,裕隆速利A12引擎凸輪軸上,〔進氣凸輪凸瓣中心線〕與〔排氣凸輪凸瓣中心線〕之夾角為幾度?
答:100.5°.
然後再看一下這張〔CVTC 連續汽門正時控制系統〕動畫之「低轉速氣門重疊角小= 2°」中,〔進氣凸輪凸瓣中心線〕與〔排氣凸輪凸瓣中心線〕之夾角為幾乎達到170°。100.5°與170°幾乎有著70度的差距,請U-CAR在台北就近請教一下引擎專家,以修正〔進氣凸輪凸瓣中心線〕與〔排氣凸輪凸瓣中心線〕之夾角。
------------------------------------------------------------
請先參見以下網址:
http://forum.u-car.com.tw/forum-detail.asp?fid=7813
在這篇討論文章中,裕隆速利A12引擎凸輪軸上,〔進氣凸輪凸瓣中心線〕與〔排氣凸輪凸瓣中心線〕之夾角為幾度?
答:100.5°.
然後再看一下這張〔CVTC 連續汽門正時控制系統〕動畫之「低轉速氣門重疊角小= 2°」中,〔進氣凸輪凸瓣中心線〕與〔排氣凸輪凸瓣中心線〕之夾角為幾乎達到170°。100.5°與170°幾乎有著70度的差距,請U-CAR在台北就近請教一下引擎專家,以修正〔進氣凸輪凸瓣中心線〕與〔排氣凸輪凸瓣中心線〕之夾角。
感謝小可愛網友的指正,我會將您所指出的〔傳動系統→差速器〕、〔DOHC雙凸輪軸引擎〕、〔前置引擎四輪驅動〕、〔CVTC 連續汽門正時控制系統〕三個問題記下,並且盡力改正。
至於〔扭力轉換器〕的構造,確實沒有錯誤。
不瞞您說,這是一個簡化的〔扭力轉換器〕圖形,和實際的〔扭力轉換器〕除了原理之外,在其他部份有著相當程度的不同。
當初在畫〔扭力轉換器〕的Flash動畫時,曾經在會議桌上進行了討論,曾經為了要如何構圖才能夠詳實的表現〔扭力轉換器〕,而又不會使畫面過於雜亂,並且讓一般人在易看易懂的原則下對於〔扭力轉換器〕能夠有概念性的了解。
在這個〔扭力轉換器〕的Flash有一個特色,就是呈現出渦輪從靜止到加速的過程。
〔扭力轉換器〕的構造和動力傳輸的方式是引擎(在左側)帶著〔扭力轉換器〕旋轉,固定在〔扭力轉換器〕右半邊殼體內部的泵輪會因為旋轉而擾動〔扭力轉換器〕裡面的油液,讓油液往左側的殼體流動,並且在渦輪的表面產生推動的力量,而把能量傳送到變速箱。
不瞞您說,這是一個簡化的〔扭力轉換器〕圖形,和實際的〔扭力轉換器〕除了原理之外,在其他部份有著相當程度的不同。
當初在畫〔扭力轉換器〕的Flash動畫時,曾經在會議桌上進行了討論,曾經為了要如何構圖才能夠詳實的表現〔扭力轉換器〕,而又不會使畫面過於雜亂,並且讓一般人在易看易懂的原則下對於〔扭力轉換器〕能夠有概念性的了解。
在這個〔扭力轉換器〕的Flash有一個特色,就是呈現出渦輪從靜止到加速的過程。
〔扭力轉換器〕的構造和動力傳輸的方式是引擎(在左側)帶著〔扭力轉換器〕旋轉,固定在〔扭力轉換器〕右半邊殼體內部的泵輪會因為旋轉而擾動〔扭力轉換器〕裡面的油液,讓油液往左側的殼體流動,並且在渦輪的表面產生推動的力量,而把能量傳送到變速箱。
小可愛 (ljs523) 於 2005/03/21 10:52:48 回應
第二個疑問動畫----〔扭力轉換器〕
■〔外部構造〕:
左軸(力量輸入):經判斷,左接「引擎」
右軸(扭力輸出):經判斷,右接「變速箱」
■〔內部構造〕:
泵輪(主動元件)卻在右側,所以「引擎」應在右側
渦輪(被動元件)卻在左側,所以「變速箱」應在左側
以上之〔外部構造〕圖與〔內部構造〕圖互有矛盾,不知該動畫是否正確?
==============================================================
報告 小可愛教授,請恕學生在下小弟不才,斗膽頂嘴........
小弟以前看過的內部構造圖,也是這樣畫的:
左側的 引擎輸出軸,連接右側的泵輪(主動元件);
右側的變速箱輸入軸,連接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
頂完嘴了,跟來酸~~~
第二個疑問動畫----〔扭力轉換器〕
■〔外部構造〕:
左軸(力量輸入):經判斷,左接「引擎」
右軸(扭力輸出):經判斷,右接「變速箱」
■〔內部構造〕:
泵輪(主動元件)卻在右側,所以「引擎」應在右側
渦輪(被動元件)卻在左側,所以「變速箱」應在左側
以上之〔外部構造〕圖與〔內部構造〕圖互有矛盾,不知該動畫是否正確?
==============================================================
報告 小可愛教授,請恕學生在下小弟不才,斗膽頂嘴........
小弟以前看過的內部構造圖,也是這樣畫的:
左側的 引擎輸出軸,連接右側的泵輪(主動元件);
右側的變速箱輸入軸,連接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
頂完嘴了,跟來酸~~~
■河馬:
〔扭力轉換器〕的構造和動力傳輸的方式是引擎(在左側)帶著〔扭力轉換器〕旋轉,固定在〔扭力轉換器〕右半邊殼體內部的泵輪會因為旋轉而擾動〔扭力轉換器〕裡面的油液,讓油液往左側的殼體流動,並且在渦輪的表面產生推動的力量,而把能量傳送到變速箱。
■無業書:
左側的 引擎輸出軸,連接右側的泵輪(主動元件);
右側的變速箱輸入軸,連接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
----------------------------------------------------------------------------------------------
謝謝「河馬」與「無業書」的說明與解答。老實說「小可愛」對「扭力轉換器」的工作原理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只提出「疑問」,並未直接說「錯誤」。
〔扭力轉換器〕的構造和動力傳輸的方式是引擎(在左側)帶著〔扭力轉換器〕旋轉,固定在〔扭力轉換器〕右半邊殼體內部的泵輪會因為旋轉而擾動〔扭力轉換器〕裡面的油液,讓油液往左側的殼體流動,並且在渦輪的表面產生推動的力量,而把能量傳送到變速箱。
■無業書:
左側的 引擎輸出軸,連接右側的泵輪(主動元件);
右側的變速箱輸入軸,連接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
----------------------------------------------------------------------------------------------
謝謝「河馬」與「無業書」的說明與解答。老實說「小可愛」對「扭力轉換器」的工作原理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只提出「疑問」,並未直接說「錯誤」。
TO:河馬
以下貼上一張VolkswagenV10 TDI的〔前置、縱置引擎四輪驅動〕圖,供您製作動畫之參考。
<img src=”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以下貼上一張VolkswagenV10 TDI的〔前置、縱置引擎四輪驅動〕圖,供您製作動畫之參考。
<img src=”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TO:河馬
以下貼上一張VolkswagenV10 TDI的〔前置、縱置引擎四輪驅動〕圖,供您製作動畫之參考。
<a href=”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以下貼上一張VolkswagenV10 TDI的〔前置、縱置引擎四輪驅動〕圖,供您製作動畫之參考。
<a href=”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TO:河馬
以下貼上一張VolkswagenV10 TDI的〔前置、縱置引擎四輪驅動〕圖,供您製作動畫之參考。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aleria.asp
以下貼上一張VolkswagenV10 TDI的〔前置、縱置引擎四輪驅動〕圖,供您製作動畫之參考。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aleria.asp
無業書 (jeffwang) 於 2005/03/21 20:46:03 回應
小弟以前看過的內部構造圖,也是這樣畫的:
左側的 引擎輸出軸,連接右側的泵輪(主動元件);
右側的變速箱輸入軸,連接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
=======================================================
補充說明:
引擎輸出軸與整個「扭力轉換器」殼體連接,
而「泵輪(主動元件)」是固定在扭力轉換器殼體的內部右側。
小弟以前看過的內部構造圖,也是這樣畫的:
左側的 引擎輸出軸,連接右側的泵輪(主動元件);
右側的變速箱輸入軸,連接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
=======================================================
補充說明:
引擎輸出軸與整個「扭力轉換器」殼體連接,
而「泵輪(主動元件)」是固定在扭力轉換器殼體的內部右側。
幫貼: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peq/C01_6110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peq/C01_6113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peq/C01_6110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peq/C01_6113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較大張圖,請進入以下網址: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再幫貼: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3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0_medium.jpg">
<img src="http://www.km77.com/marcas/volkswagen/motorv10tdi/gra/C01_6113_medium.jpg">
引擎輸出軸與整個「扭力轉換器」殼體連接
-----------------------------------------------------------
所以引擎會帶動「扭力轉換器」殼體運轉,那麼請教一下「無業書」:
(1).左半側「渦輪」外殼是固定的,還是與右半外殼連成一體跟著轉動?
(2).左半側之「渦輪」有無固定在左半側外殼內部上?
-----------------------------------------------------------
所以引擎會帶動「扭力轉換器」殼體運轉,那麼請教一下「無業書」:
(1).左半側「渦輪」外殼是固定的,還是與右半外殼連成一體跟著轉動?
(2).左半側之「渦輪」有無固定在左半側外殼內部上?
報告 小可愛教授,據「學生在下小弟不才」所知:
平時 (「扭力轉換器」尚未「鎖定」之時 ),
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與「扭力轉換器殼體」之間並無「固定」連接;
所以該「渦輪(被動元件)」是由 ATF 所驅動。
至於「扭力轉換器」的「鎖定裝置」構造,
小弟就不懂了…… ( 小弟沒看過此類圖解 )
平時 (「扭力轉換器」尚未「鎖定」之時 ),
左側的「渦輪(被動元件)」與「扭力轉換器殼體」之間並無「固定」連接;
所以該「渦輪(被動元件)」是由 ATF 所驅動。
至於「扭力轉換器」的「鎖定裝置」構造,
小弟就不懂了…… ( 小弟沒看過此類圖解 )
以下這張圖有點參考價值,請"無業書"再幫忙貼一下.謝謝!
http://static.howstuffworks.com/gif/torque-cutaway.jpg
http://static.howstuffworks.com/gif/torque-cutaway.jpg
學生遵命! 幫貼:
<img src="http://static.howstuffworks.com/gif/torque-cutaway.jpg">
<img src="http://static.howstuffworks.com/gif/torque-cutawa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