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燒機油」
於
2015/07/06 08:52:06
發文
我的vw passat b7 也燒
每2000km 就亮燈 😭
每2000km 就亮燈 😭
VAG車系燒很大我知道
平均每1K-1.5K 公里都會燒掉1L的機油
越偏性能款燒越大
我以前開GTI的室友都會在後車廂放個半瓶左右的機油隨時補😆
日系比較不會燒機油 這點他倒是挺羨慕的😀
平均每1K-1.5K 公里都會燒掉1L的機油
越偏性能款燒越大
我以前開GTI的室友都會在後車廂放個半瓶左右的機油隨時補😆
日系比較不會燒機油 這點他倒是挺羨慕的😀
妙語如珠人又帥 法理反覆車帶賽 村民見朕快硊拜 正是神人下凡來
是不是有原廠會表示每千公里消耗一公升是正常的😩
| |||
是不是有原廠會表示每千公里消耗一公升是正常的😩 | |||
只聽過某牌機車的代理有發過通知,某些狀況下1千公里吃掉1公升是正常的...😲
為人臣者散公財以說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勸譽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
於
2015/07/06 09:48:14
發文
前幾天有位朋友發了個文章給我看.正好有這方面的訊息.
某歐系大品牌旗下引擎在使用正常情況下機油會減少.這方面的原因是這樣 :
引擎內的機油並不是真空狀態.大家知道有大氣就會有水氣.
溼氣太重的狀況下會影響到機油品質.
因為該廠引擎越做越精密.為了讓引擎減低使用到變質機油的傷害.
該廠設計了一個油氣分離的裝置.原理是這樣:
引擎機油工作溫度不低.其夾雜水氣跟微量的汽油混合氣(從汽缸環間隙逸散).
會蒸發出來充斥在區軸箱.一但冷卻之後就會跟機油混在一起.
所以將這些含有雜質的蒸氣導入分離裝置.利用離心力讓較重機油留下.
其他的排出.在這個過程會使機油產生耗損.會吃機油就是這麼來的.
但開始裝有油氣分離裝置的引擎機油損耗太兇了.
曾有車主表示1000公里就會減少1000cc的機油.
該廠表示已經在次一型上做了改進.宣稱會有所改善.
但機油還是會減少.只要減少的量是在規定以內.
就屬於正常現象.
備註 :
以上內容是專指那家機油少很大的歐系品牌.
是不是所有機油會減少的歐系品牌都是這原因我不知道.
某歐系大品牌旗下引擎在使用正常情況下機油會減少.這方面的原因是這樣 :
引擎內的機油並不是真空狀態.大家知道有大氣就會有水氣.
溼氣太重的狀況下會影響到機油品質.
因為該廠引擎越做越精密.為了讓引擎減低使用到變質機油的傷害.
該廠設計了一個油氣分離的裝置.原理是這樣:
引擎機油工作溫度不低.其夾雜水氣跟微量的汽油混合氣(從汽缸環間隙逸散).
會蒸發出來充斥在區軸箱.一但冷卻之後就會跟機油混在一起.
所以將這些含有雜質的蒸氣導入分離裝置.利用離心力讓較重機油留下.
其他的排出.在這個過程會使機油產生耗損.會吃機油就是這麼來的.
但開始裝有油氣分離裝置的引擎機油損耗太兇了.
曾有車主表示1000公里就會減少1000cc的機油.
該廠表示已經在次一型上做了改進.宣稱會有所改善.
但機油還是會減少.只要減少的量是在規定以內.
就屬於正常現象.
備註 :
以上內容是專指那家機油少很大的歐系品牌.
是不是所有機油會減少的歐系品牌都是這原因我不知道.
| |||
前幾天有位朋友發了個文章給我看.正好有這方面的訊息. 某歐系大品牌旗下引擎在使用正常情況下機油會減少.這方面的原因是這樣 : 引擎內的機油並不是真空狀態.大家知道有大氣就會有水氣. 溼氣太重的狀況下會影響到機油品質. 因為該廠引擎越做越精密.為了讓引擎減低使用到變質機油的傷害. 該廠設計了一個油氣分離的裝置.原理是這樣: 引擎機油工作溫度不低.其夾雜水氣跟微量的汽油混合氣(從汽缸環間隙逸散). 會蒸發出來充斥在區軸箱.一但冷卻之後就會跟機油混在一起. 所以將這些含有雜質的蒸氣導入分離裝置.利用離心力讓較重機油留下. 其他的排出.在這個過程會使機油產生耗損.會吃機油就是這麼來的. 但開始裝有油氣分離裝置的引擎機油損耗太兇了. 曾有車主表示1000公里就會減少1000cc的機油. 該廠表示已經在次一型上做了改進.宣稱會有所改善. 但機油還是會減少.只要減少的量是在規定以內. 就屬於正常現象. 備註 : 以上內容是專指那家機油少很大的歐系品牌. 是不是所有機油會減少的歐系品牌都是這原因我不知道. | |||
紅字部分就是引擎吃機油的原因
至於說啥油氣分離 那純粹撥蟹
車廠唬爛的說法永遠不嫌少😆
妙語如珠人又帥 法理反覆車帶賽 村民見朕快硊拜 正是神人下凡來
VAG車系渦輪增壓車交車實業代都會多送一罐機油....
行李箱的網狀袋子是放機油用的😩
行李箱的網狀袋子是放機油用的😩
德系車輛的發動機採用渦輪增壓的比日系的多上許多倍。德歐在引擎研發上以低排氣高輸出又要符合(超過)歐盟排放標準,所以引擎發動機用增壓技術十分普遍;就連一般國民小車以至戰跑也大量使用。
渦輪會耗一些些機油是很難避免的。
當然,有車友遇到"超量”的消耗卻真的是令人不滿!
日系國民車很少採用增壓,這當然少了燒機油的機會。
同樣的,當歐系都已經不用 CVT 而研用自手排或雙離合器技術時,日系近年卻不管是小車,中大型, SUV 或 4WD 都大量採用 CVT。。。為的便是在避免使用昂貴的自手排或雙離合器去省油罷!國民小車用CVT 很好(小弟家有兩台車,其中一台是CVT, 另一台是雙離合器的),但日系連SUV 4WD 也用上無段變速總覺得怪怪的。 Subaru WRX 鋼跑也採用 CVT 就實在是令人搖頭。。。
Subaru 採用 Boxer Engine 技術,在潤滑方面是極為重要,這在其天生的 Boxer 動作有關,在物理上是不困難了解的。我友人的 Impreza 也很留意車子機油量。Subaru 的 Boxer Engine 很迷人,但它們的變速箱相對失色,不是前幾年的四塊鷄排便是今天的全部 CVT, 它們的全時四輪理念很好(讚!),但其它的傳動,外型,內裝和用料卻有落差(小弟的看法而已),實在可惜啊!
渦輪會耗一些些機油是很難避免的。
當然,有車友遇到"超量”的消耗卻真的是令人不滿!
日系國民車很少採用增壓,這當然少了燒機油的機會。
同樣的,當歐系都已經不用 CVT 而研用自手排或雙離合器技術時,日系近年卻不管是小車,中大型, SUV 或 4WD 都大量採用 CVT。。。為的便是在避免使用昂貴的自手排或雙離合器去省油罷!國民小車用CVT 很好(小弟家有兩台車,其中一台是CVT, 另一台是雙離合器的),但日系連SUV 4WD 也用上無段變速總覺得怪怪的。 Subaru WRX 鋼跑也採用 CVT 就實在是令人搖頭。。。
Subaru 採用 Boxer Engine 技術,在潤滑方面是極為重要,這在其天生的 Boxer 動作有關,在物理上是不困難了解的。我友人的 Impreza 也很留意車子機油量。Subaru 的 Boxer Engine 很迷人,但它們的變速箱相對失色,不是前幾年的四塊鷄排便是今天的全部 CVT, 它們的全時四輪理念很好(讚!),但其它的傳動,外型,內裝和用料卻有落差(小弟的看法而已),實在可惜啊!
於
2015/07/06 11:02:33
發文
| ||||||||||||
紅字部分就是引擎吃機油的原因 至於說啥油氣分離 那純粹撥蟹 車廠唬爛的說法永遠不嫌少😆 | ||||||||||||
你的意思是這引擎機油吃很大.
所以假借一個油氣分離藉口掩飾?
😆
| |||
德系車輛的發動機採用渦輪增壓的比日系的多上許多倍。德歐在引擎研發上以低排氣高輸出又要符合(超過)歐盟排放標準,所以引擎發動機用增壓技術十分普遍;就連一般國民小車以至戰跑也大量使用。 渦輪會耗一些些機油是很難避免的。 當然,有車友遇到"超量”的消耗卻真的是令人不滿! 日系國民車很少採用增壓,這當然少了燒機油的機會。 同樣的,當歐系都已經不用 CVT 而研用自手排或雙離合器技術時,日系近年卻不管是小車,中大型, SUV 或 4WD 都大量採用 CVT。。。為的便是在避免使用昂貴的自手排或雙離合器去省油罷!國民小車用CVT 很好(小弟家有兩台車,其中一台是CVT, 另一台是雙離合器的),但日系連SUV 4WD 也用上無段變速總覺得怪怪的。 Subaru WRX 鋼跑也採用 CVT 就實在是令人搖頭。。。 Subaru 採用 Boxer Engine 技術,在潤滑方面是極為重要,這在其天生的 Boxer 動作有關,在物理上是不困難了解的。我友人的 Impreza 也很留意車子機油量。Subaru 的 Boxer Engine 很迷人,但它們的變速箱相對失色,不是前幾年的四塊鷄排便是今天的全部 CVT, 它們的全時四輪理念很好(讚!),但其它的傳動,外型,內裝和用料卻有落差(小弟的看法而已),實在可惜啊! | |||
再說明,我朋友的 2010年 A4 B8 2000cc turbo 是有燒機油,但仍在接受範圍。但小弟的 2014年 Golf 7, 1.4 TSi 卻沒有燒機油問題 (開一年半),新引擎可能是有改善?其他 Golf 7, 1.4 (highline) 的車友可以分享一下。
| ||||||||||||||||||||||
你的意思是這引擎機油吃很大. 所以假借一個油氣分離藉口掩飾? 😆 | ||||||||||||||||||||||
只要看從曲軸箱出來的管是接到什麼東東上面就知道了。😇
為人臣者散公財以說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勸譽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
於
2015/07/06 11:23:54
發文
一般我們對於燒(吃)機油說法.
在以前的觀念主要是活塞環跟汽缸壁氣密不良引起的.
引起原因是正常與不正常磨耗.
但上開所述卻不是這原因.
在以前的觀念主要是活塞環跟汽缸壁氣密不良引起的.
引起原因是正常與不正常磨耗.
但上開所述卻不是這原因.
主要在於"熱漲冷縮"
一個中空圓柱體的物體,在加熱後,外徑會增加,內徑卻會減少
因此氣缸是屬於內徑,活塞是屬於外徑
在引擎溫度上升後,兩者間隙會減少,冷車時間隙又會放大
若是溫度變比較大的引擎,這個間隙在常溫下就會設計的比較大
才不回當引擎溫度拉升後間隙太小而產生間隙不足的情況
因此機油在冷車時因為間隙大而洩漏至燃燒室,一起被燒掉,產生吃機油的現象
可是一般吃機油不是會有淡藍色的煙霧嗎??
在少量洩漏機油的情況下,當排氣碰到高溫的觸媒轉化器後,就被燒乾淨了
以上,是修車的朋友告知的,我不知道對錯,與您分享
一個中空圓柱體的物體,在加熱後,外徑會增加,內徑卻會減少
因此氣缸是屬於內徑,活塞是屬於外徑
在引擎溫度上升後,兩者間隙會減少,冷車時間隙又會放大
若是溫度變比較大的引擎,這個間隙在常溫下就會設計的比較大
才不回當引擎溫度拉升後間隙太小而產生間隙不足的情況
因此機油在冷車時因為間隙大而洩漏至燃燒室,一起被燒掉,產生吃機油的現象
可是一般吃機油不是會有淡藍色的煙霧嗎??
在少量洩漏機油的情況下,當排氣碰到高溫的觸媒轉化器後,就被燒乾淨了
以上,是修車的朋友告知的,我不知道對錯,與您分享
| |||
前幾天有位朋友發了個文章給我看.正好有這方面的訊息. 某歐系大品牌旗下引擎在使用正常情況下機油會減少.這方面的原因是這樣 : 引擎內的機油並不是真空狀態.大家知道有大氣就會有水氣. 溼氣太重的狀況下會影響到機油品質. 因為該廠引擎越做越精密.為了讓引擎減低使用到變質機油的傷害. 該廠設計了一個油氣分離的裝置.原理是這樣: 引擎機油工作溫度不低.其夾雜水氣跟微量的汽油混合氣(從汽缸環間隙逸散). 會蒸發出來充斥在區軸箱.一但冷卻之後就會跟機油混在一起. 所以將這些含有雜質的蒸氣導入分離裝置.利用離心力讓較重機油留下. 其他的排出.在這個過程會使機油產生耗損.會吃機油就是這麼來的. 但開始裝有油氣分離裝置的引擎機油損耗太兇了. 曾有車主表示1000公里就會減少1000cc的機油. 該廠表示已經在次一型上做了改進.宣稱會有所改善. 但機油還是會減少.只要減少的量是在規定以內. 就屬於正常現象. 備註 : 以上內容是專指那家機油少很大的歐系品牌. 是不是所有機油會減少的歐系品牌都是這原因我不知道. | |||
這是廠商的推託之詞罷了
看看CR的原文吧!
http://www.consumerreports.org/cro/magazine/2015/06/excessive-oil-consumption/index.htm
另外並不是98%的車沒吃機油
而是在保養周期內沒吃到1QT.(946ml)的機油
吃機油絕對不是正常現象
CR有列出最會吃機油車款前三十名
能避就儘量避吧!
於
2015/07/06 17:56:18
發文
CR是統計美國的車主的調查。而不是其他國家都適用
美國這裡新車建議使用係數是建議越來越低的
美國的大賣場或汽車百貨,擺上的機油都是低係數居多都是W30以下。
這跟台灣的賣的係數都超過W30以上是不同情形
CR這份報告,大概只是認為低係數的機油還是沒脫離傳統形象
也就是低係數仍比較會吃機油。
美國這裡新車建議使用係數是建議越來越低的
美國的大賣場或汽車百貨,擺上的機油都是低係數居多都是W30以下。
這跟台灣的賣的係數都超過W30以上是不同情形
CR這份報告,大概只是認為低係數的機油還是沒脫離傳統形象
也就是低係數仍比較會吃機油。
E.X.M.A= EXAM Newtype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
於
2015/07/06 18:15:12
發文
| |||
主要在於"熱漲冷縮" 一個中空圓柱體的物體,在加熱後,外徑會增加,內徑卻會減少 因此氣缸是屬於內徑,活塞是屬於外徑 在引擎溫度上升後,兩者間隙會減少,冷車時間隙又會放大 若是溫度變比較大的引擎,這個間隙在常溫下就會設計的比較大 才不回當引擎溫度拉升後間隙太小而產生間隙不足的情況 因此機油在冷車時因為間隙大而洩漏至燃燒室,一起被燒掉,產生吃機油的現象 可是一般吃機油不是會有淡藍色的煙霧嗎?? 在少量洩漏機油的情況下,當排氣碰到高溫的觸媒轉化器後,就被燒乾淨了 以上,是修車的朋友告知的,我不知道對錯,與您分享 | |||
你說的這部分是由活塞環在負責的.
活塞環又稱漲圈.
因為他在未裝入時狀態是一個呈稍有開口而且未正圓的圈圈.
但他是富有彈性可以用壓擠的方式讓他成正圓
其目的是在裝上活塞時能夠用彈力漲住汽缸內壁造成氣密的條件.
常見的活塞共有三道活塞環.
上面二道是負責燃燒室方面的氣密.
下面一道主要是刮油.
活塞在上死點時機油會噴濺在活塞位置以下的汽缸壁.
目的除了潤滑.
也有清潔跟散熱的功能.
下環是活塞往下移動時將汽缸壁的油刮積並利用環內的滲孔平均塗抹.
有磨擦就會有磨耗.
當活塞環磨耗到一個程度彈力漸鬆.
附在汽缸壁上的油就會刮不乾淨.
造成活塞往下死點移動時.
附在缸壁未刮乾淨的機油就會隨著進入汽缸的混合氣一起燃燒.
機油就會減少.
但這是逐漸的.
磨耗速度是跟是否惡操有關.
通常更換活塞環之後情況即可解決.
比較惡性的是用到惡劣機油.
或是機油不足.
或是冷卻方面失能.
導致活塞或汽缸過度熱膨脹因而使原本應該平順的表面受損.
氣密不良讓機油進入汽缸的混合氣一起燃燒.
這就需要搪缸了.
於
2015/07/06 18:24:34
發文
| ||||||||||||
這是廠商的推託之詞罷了 看看CR的原文吧! http://www.consumerreports.org/cro/magazine/2015/06/excessive-oil-consumption/index.htm 另外並不是98%的車沒吃機油 而是在保養周期內沒吃到1QT.(946ml)的機油 吃機油絕對不是正常現象 CR有列出最會吃機油車款前三十名 能避就儘量避吧! | ||||||||||||
我的認為若是活塞環方面問題導致吃機油.
這當然非正常現象.
就算是正常磨耗導致吃機油.
這也表示壓縮能力已大不如前.
馬力的輸出也會減弱.
可是我說的他不是跑到汽缸燃燒掉了.
他是設計了一個油氣分離的裝置.
導致會有機油在過程中被逸散掉.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
以台灣的用車習慣.
這個油氣分離的裝置應該只有招人罵的功用吧?
台灣5000公里就更換機油的風氣跟外國2萬以上才換的方式不同.
要用那麼久的機油.
弄個油氣分離氣以保持機油不被水氣等等污染.
該廠應該是這們想的吧.
若沒有這個設備.
一樣那麼吃機油嗎?
於
2015/07/06 20:35:54
發文
於
2015/07/06 20:35:54
發文IP 189.217.*.*
[quote=toyotagt86 (E.X.A.M)]CR是統計美國的車主的調查。而不是其他國家都適用
美國這裡新車建議使用係數是建議越來越低的
美國的大賣場或汽車百貨,擺上的機油都是低係數居多都是W30以下。
這跟台灣的賣的係數都超過W30以上是不同情形
CR這份報告,大概只是認為低係數的機油還是沒脫離傳統形象
也就是低係數仍比較會吃機油。
[/quote]
不不,您完全誤會CR這篇文章的意思
它要表達的是
1.吃機油絕對不正常,尤其是還在保固期的車輛
2.會吃機油這些廠商其實算是有改善,但遇到客戶反應時態度仍是一貫推託
這可以看到下面的表,保養週期內吃機油達1QT的比例有明顯減少
吃機油現象跟機油使用的號數無關,因為美國現在的新車指定機油是越來越稀(0W-20)
從表中就可以看出
1.機油稀不稀跟吃機油無關
2.這些車廠內部也有在改善吃機油的問題,但努力仍然不夠,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對外也不承認這是問題
最後:保固期內應該要求車廠解決,不然過保固你只好吃自己了!![很悶]
於
2015/07/06 20:37:45
發文IP 189.217.*.*
[quote=toyotagt86 (E.X.A.M)]CR是統計美國的車主的調查。而不是其他國家都適用
美國這裡新車建議使用係數是建議越來越低的
美國的大賣場或汽車百貨,擺上的機油都是低係數居多都是W30以下。
這跟台灣的賣的係數都超過W30以上是不同情形
CR這份報告,大概只是認為低係數的機油還是沒脫離傳統形象
也就是低係數仍比較會吃機油。
[/quote]
不不,您完全誤會CR這篇文章的意思
它要表達的是
1.吃機油絕對不正常,尤其是還在保固期的車輛
2.會吃機油這些廠商其實算是有改善,但遇到客戶反應時態度仍是一貫推託
這可以看到下面的表,同一顆引擎保養週期內吃機油達1QT的比例在最近的幾年有明顯減少
吃機油現象跟機油使用的號數無關,因為美國現在的新車指定機油是越來越稀(0W-20)
從表中就可以看出
1.機油稀不稀跟吃機油無關
2.這些車廠內部也有在改善吃機油的問題,但努力仍然不夠,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對外也不承認這是問題
最後:保固期內應該要求車廠解決,不然過保固你只好吃自己了!![很悶]
| |||
CR是統計美國的車主的調查。而不是其他國家都適用 美國這裡新車建議使用係數是建議越來越低的 美國的大賣場或汽車百貨,擺上的機油都是低係數居多都是W30以下。 這跟台灣的賣的係數都超過W30以上是不同情形 CR這份報告,大概只是認為低係數的機油還是沒脫離傳統形象 也就是低係數仍比較會吃機油。 | |||
不不,您完全誤會CR這篇文章的意思
它要表達的是
1.吃機油絕對不正常,尤其是還在保固期的車輛
2.會吃機油這些廠商其實算是有改善,但遇到客戶反應時態度仍是一貫推託
這可以看到下面的表,同一顆引擎保養週期內吃機油達1QT的比例在最近的幾年有明顯減少
吃機油現象跟機油使用的號數無關,因為美國現在的新車指定機油是越來越稀(0W-20)
從表中就可以看出
1.機油稀不稀跟吃機油無關
2.這些車廠內部也有在改善吃機油的問題,但努力仍然不夠,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對外也不承認這是問題
最後:保固期內應該要求車廠解決,不然過保固你只好吃自己了!!😞
該份報告針對近50萬名擁有2010至2014年車款的車主進行調查,其中98%車輛更換機油時不需額外加油,雖然只有2%車輛有「燒機油」現象,但此比例相當於全球有150萬輛5年內新車為「機油殺手」。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01/639594/
新車為什麼會燒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