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8/12/02 02:09:47
發文
服務吧,我沒有拿著單子到處比價,是花不少時間找業代口碑,挑一個評價比較好的業代去談。也許我沒有買到最便宜,但至少不會被坑,而且後續的服務我也很滿意。以後要換車,基本上還是會這樣做
我也選服務,但前提是不能貴太多...省錢還是很重要的啊
但是像我沒有認識的業務,也不知道去哪找可以信賴的業代,乾脆網路上比菜單,然後拿著問業代給不給。我實在很難期待一個完全不認識的業代,未來能給我什麼完整服務
懂比價、殺價,懂車型、配備,懂保險,就能用好價格買到車子?
不懂的就要被業代狠狠敲一筆?
為什麼要製造這種資訊不透明的陷阱給消費者吃虧?這是什麼社會?
為什麼價格不透明化,銷售人員只要介紹車輛的特性就好?
難道不這樣詐騙車子賣不出去嗎?
難怪業代給大家的社會觀感會這麼的差。
消費者自己也要檢討,總以為自己很棒棒,能談到最好的價格,結果是自己用最高的價格買到,後續就是對業代不滿、對車子不滿、對公司不滿,衍生出一堆後續顧客訴願。永遠不會怪自己笨。
沒辦法汽車公司已經挖一個大陷阱給給笨笨的消費者跳。
於
2018/12/02 17:43:48
發文
我認為: 價錢 & 服務同樣重要,07年一月買了Accord 3.0,兩年後有一次在家中B2車庫發不動,30分鐘內業務送來一顆電瓶,還幫我裝好;同年8月民俗月前業務要衝業績,二話不說買Accord 3.5,折了1成左右。買車有時候要看奇檬子。
買車的時候,會選擇殺到底,殺到見骨,跟業代以後當作沒瓜沒葛,也不期待以後的服務。還是會寧可讓業代賺取合理利潤,把服務做好?
我自己是認為該賺的還是要讓人賺,但好像蠻多臺灣人還是習慣能殺5000就絕對不會只殺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