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那麼好,可我還是用相機拍照

老蔡(caihairao)

2024/11/28 15:00:13

發文

#6204726 IP 103.148.*.* 修改過 1 次 (顯示最近5筆修改紀錄) 檢舉這篇文章

2024/12/03 19:08:25

發文IP 103.127.*.*

不得不說現在的手機的拍攝能力是真的很強大,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讓拍照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簡單。手機的拍照功能也是各大手機品牌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之一,甚至有很多手機專門以拍照作為賣點。

用手機拍照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攜,我們可能不會每天出門都隨身帶著相機,但是至少都會帶著手機,遇到喜歡的畫面只要掏出手機就能拍攝。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不是專門帶相機出門拍照,就算是平時包裡裝著相機,可能將相機從包裡拿出來都得在心裡做一番思想鬥爭,鬥著鬥著畫面就消失了,也就無所謂拍不拍了。

手機還有一個強大之處就是即時性,手機中無數的app 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的將自己拍下的照片進行後期處理,app store 裡不僅僅有高端專業的Photoshop、Lightroom,還有數不勝數的一鍵套濾鏡的軟件。在處理完照片之後,我們又可以馬上將照片分享到社交網絡上,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作品。

雖然現在很多相機都增加了無線傳輸功能,但到底還是需要多一個步驟,還是得要傳到手機上。

Photo by redcharlie on Unsplash

▲Photo by redcharlie on Unsplash

但是手機能不能超越相機?能,但不是全部,至少手機早就超越了曾經存在過並且風靡一時的一種相機類型,小DC,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卡片機,現在幾乎已經聽不到這個名字了,因為它已經消失了,被手機超越並取代。

在十幾年前,就算是買一台入門的APS-C 畫幅的單反相機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況且對於大部分日常拍攝用戶來說相對比較專業的單反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於是各個廠商都推出了入門級的卡片相機,它們的特點也和今天的手機一樣,小,輕,薄,甚至配合時尚的外形和色彩來吸引年輕用戶。

但是它們的缺點也和今天的手機差不多,缺少主動控制權,感測器太小,不可換鏡頭,不過DC 由於機身空間相對比手機更寬敞所以大多內置了光學變焦鏡頭,至少可以實現3 倍甚至更多的光學變焦。

Photo by Andrea Caramello on Unsplash

▲Photo by Andrea Caramello on Unsplash

雖然今天的手機拍照已經相當厲害了,幾乎已經能夠完全滿足日常拍攝的需要,但是和專業拍攝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主要還是受到以下幾點的影響。

1、控制權

專業的一個標誌就是對於控制權的掌握,我們可以不要實際控制權而將拍攝的一切參數決定都交給拍攝設備,但是我們不能沒有控制權。專業相機的最大特點就是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使用專業相機,我們可以自由設定一切拍攝的參數,從曝光三要素的光圈快門感光度,到白平衡的設置,到曝光補償,到焦點的控制,一切都可以以自我意識為中心進行控制,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經驗拍攝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雖然現在有些手機也逐步開放了控制權,但是影響還是非常有限,大部分的手機還是僅限於隨手拍的程度,對日常拍攝來說沒有大礙,對創作卻有很大的影響。

Photo by Marcus P. on Unsplash

▲Photo by Marcus P. on Unsplash

2、硬體

手機是沒有辦法換鏡頭的,甚至受限於機身體積,連光學變焦都很難做到,至於現在有些手機所標榜的數位變焦,懂一點的人都知道這只是個噱頭。不過現在很多手機都會在集成多個鏡頭來實現焦段的改變,早年的柯達出的DC就曾經利用過雙鏡頭來實現超薄機身的光學變焦。

 

可換鏡頭相機之所以專業,就在於它的擴展性,可以透過更換不同的鏡頭或者添加不同的附件來實現拍攝不同題材的目的,我們可以用標準鏡頭以下的焦段來拍攝街頭,用廣角鏡頭來拍攝風景建築,用中長焦來拍攝肖像,用長焦來拍攝野生動物或體育攝影,不同的焦段決定了可以適應的不同題材。而對大多數手機來說,擁有的只是一個等效廣角的焦段。

而手機鏡頭的光學質量和相機鏡頭的光學質量也是沒有可比性的。

手機那麼好,可我還是用相機拍照

在影像感測器上,手機就真的毫無優勢了。同樣也是受手機尺寸的限制,手機的物理感測器的尺寸都不會太大,不說那些為了拼數據做大感測器塞進手機卻賣不出幾台的手機廠商,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熱門手機的感測器一般都很小。先不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就連市面上常見的緊湊型相機最常用的1 寸感測器都要比手機感測器大上許多,就更別說全畫幅甚至是中畫幅感測器的大小了。

手機比相機優秀的多的是處理器,大部分手機都內置非常強大的處理器,可以用更先進的算法來讓像素更有效的排列,並且對畫面進行渲染,讓輸出效果更好。但是手機的算法再優秀,也只能是讓原本小底上的輸出看起來更好,每一張拍照來的照片其實就好像是相當於手機內部處理已經進行了一遍後期輸出,所以手機所謂的直出看起來好像要比相機的直出看起來要好看,又能虛化又能美顏的,因為人家已經被P 過了啊。

只不過,用慣了相機就知道相機拍出照片以後再後期的強大可能性了。如果說用相機拍照不後期而僅僅只是要「直出原圖」的話,就真的完全沒有發揮相機的能力了。

Photo by Daniel Roe on Unsplash

▲Photo by Daniel Roe on Unsplash

3、弱光攝影

弱光同樣是手機攝影的軟肋,可以說現在所有的手機都是日光機,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表現都會不錯,在手機上觀看照片甚至不輸於相機。但是在弱光環境下的表現可能就不那麼出色了。

這同樣是受到了感測器的限制,更大的感測器意味著單位像素接受光線的面積更大,在同一解像度下,較大畫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對於較小畫幅要低,可以讓感測器製造廠商在電子線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間,所以大畫幅相對於小畫幅在高ISO 的情況下會有較好的表現。而小畫幅感測器,單個像素點所能獲取的光子就會變少,單個像素獲取的訊息量也就會變少,為了對其加以補償就必須要加大電信號,於是就會產生噪點。

所以一般來說,在弱光環境下拍攝,手機面對相機絲毫沒有優勢,別說什麼超級夜景,大部分手機的夜攝只要稍一放大就會慘不忍睹。在手機裡看看娛樂娛樂沒有問題,但是不能作為輸出使用。

至於有些品牌粉絲天天掛在嘴上的手機媲美單反甚至於吊打單反,就真的只是自娛自樂自己嗨了,有的時候我真的懷疑他們是不是友商派來黑品牌的。

Photo by Zach Meaney on Unsplash

▲Photo by Zach Meaney on Unsplash

當然,所有的比較都是在科技水平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如果拿現在的手機比較十幾年前的全畫幅相機,可能手機會完胜。就現階段來說,受限於鏡頭和感測器的硬體,手機在成像質量和控制上遠不如相機。但是說實話,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專業的創作控制權及打印畫質的。對於大部分僅僅只是在手機屏幕上看照片,僅僅只是需要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照片而並非專業輸出的用戶來說,手機拍攝已經足夠強大了。

可以預見未來,手機拍攝會變得越來越好,有一天會超過今天的相機也說不定,就像在二十年前,我們絕對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手機能夠實現這麼多的功能。但是,在考慮手機黑科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技術的發展是同步的,相機的製造技術也絕不會停滯不前,相機永遠有其存在的意義。

在每一個階段,每一種器材,都有存在的意義,都有其適應的用戶群體。找到最適合我們的器材,才是我們拍出好照片的關鍵。

不得不說現在的手機的拍攝能力是真的很強大,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讓拍照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簡單。

如果是比較年輕的男性使用,第一次可以嘗試噴用一兩下,感覺身體完全可以接受且具有不錯壯陽效果的話,以後就噴用這個量。如果感覺不對,就慢慢調適,直到找到自己最舒服的2h2d持久液用量。

今天藥師就分享到這裡了,大家還有不知道2H2D金尊持久液哪裡買的,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2H2D金尊持久液哪裡買?藥局有賣嗎?醫師推薦網路購買!

手機的拍照功能也是各大手機品牌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之一,甚至有很多手機專門以拍照作為賣點。

用手機拍照最大的好處就是便攜,我們可能不會每天出門都隨身帶著相機,但是至少都會帶著手機,遇到喜歡的畫面只要掏出手機就能拍攝。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不是專門帶相機出門拍照,就算是平時包裡裝著相機,可能將相機從包裡拿出來都得在心裡做一番思想鬥爭,鬥著鬥著畫面就消失了,也就無所謂拍不拍了。

手機還有一個強大之處就是即時性,手機中無數的app 可以幫助我們迅速的將自己拍下的照片進行後期處理,app store 裡不僅僅有高端專業的Photoshop、Lightroom,還有數不勝數的一鍵套濾鏡的軟件。在處理完照片之後,我們又可以馬上將照片分享到社交網絡上,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作品。

雖然現在很多相機都增加了無線傳輸功能,但到底還是需要多一個步驟,還是得要傳到手機上。

Photo by redcharlie on Unsplash

▲Photo by redcharlie on Unsplash

但是手機能不能超越相機?能,但不是全部,至少手機早就超越了曾經存在過並且風靡一時的一種相機類型,小DC,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卡片機,現在幾乎已經聽不到這個名字了,因為它已經消失了,被手機超越並取代。

在十幾年前,就算是買一台入門的APS-C 畫幅的單反相機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況且對於大部分日常拍攝用戶來說相對比較專業的單反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於是各個廠商都推出了入門級的卡片相機,它們的特點也和今天的手機一樣,小,輕,薄,甚至配合時尚的外形和色彩來吸引年輕用戶。

但是它們的缺點也和今天的手機差不多,缺少主動控制權,感測器太小,不可換鏡頭,不過DC 由於機身空間相對比手機更寬敞所以大多內置了光學變焦鏡頭,至少可以實現3 倍甚至更多的光學變焦。

Photo by Andrea Caramello on Unsplash

▲Photo by Andrea Caramello on Unsplash

雖然今天的手機拍照已經相當厲害了,幾乎已經能夠完全滿足日常拍攝的需要,但是和專業拍攝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主要還是受到以下幾點的影響。

1、控制權

專業的一個標誌就是對於控制權的掌握,我們可以不要實際控制權而將拍攝的一切參數決定都交給拍攝設備,但是我們不能沒有控制權。專業相機的最大特點就是擁有完全的控制權,使用專業相機,我們可以自由設定一切拍攝的參數,從曝光三要素的光圈快門感光度,到白平衡的設置,到曝光補償,到焦點的控制,一切都可以以自我意識為中心進行控制,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經驗拍攝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雖然現在有些手機也逐步開放了控制權,但是影響還是非常有限,大部分的手機還是僅限於隨手拍的程度,對日常拍攝來說沒有大礙,對創作卻有很大的影響。

Photo by Marcus P. on Unsplash

▲Photo by Marcus P. on Unsplash

2、硬體

手機是沒有辦法換鏡頭的,甚至受限於機身體積,連光學變焦都很難做到,至於現在有些手機所標榜的數位變焦,懂一點的人都知道這只是個噱頭。不過現在很多手機都會在集成多個鏡頭來實現焦段的改變,早年的柯達出的DC就曾經利用過雙鏡頭來實現超薄機身的光學變焦。

 

可換鏡頭相機之所以專業,就在於它的擴展性,可以透過更換不同的鏡頭或者添加不同的附件來實現拍攝不同題材的目的,我們可以用標準鏡頭以下的焦段來拍攝街頭,用廣角鏡頭來拍攝風景建築,用中長焦來拍攝肖像,用長焦來拍攝野生動物或體育攝影,不同的焦段決定了可以適應的不同題材。而對大多數手機來說,擁有的只是一個等效廣角的焦段。

而手機鏡頭的光學質量和相機鏡頭的光學質量也是沒有可比性的。

手機那麼好,可我還是用相機拍照

在影像感測器上,手機就真的毫無優勢了。同樣也是受手機尺寸的限制,手機的物理感測器的尺寸都不會太大,不說那些為了拼數據做大感測器塞進手機卻賣不出幾台的手機廠商,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熱門手機的感測器一般都很小。先不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就連市面上常見的緊湊型相機最常用的1 寸感測器都要比手機感測器大上許多,就更別說全畫幅甚至是中畫幅感測器的大小了。

手機比相機優秀的多的是處理器,大部分手機都內置非常強大的處理器,可以用更先進的算法來讓像素更有效的排列,並且對畫面進行渲染,讓輸出效果更好。但是手機的算法再優秀,也只能是讓原本小底上的輸出看起來更好,每一張拍照來的照片其實就好像是相當於手機內部處理已經進行了一遍後期輸出,所以手機所謂的直出看起來好像要比相機的直出看起來要好看,又能虛化又能美顏的,因為人家已經被P 過了啊。

只不過,用慣了相機就知道相機拍出照片以後再後期的強大可能性了。如果說用相機拍照不後期而僅僅只是要「直出原圖」的話,就真的完全沒有發揮相機的能力了。

Photo by Daniel Roe on Unsplash

▲Photo by Daniel Roe on Unsplash

3、弱光攝影

弱光同樣是手機攝影的軟肋,可以說現在所有的手機都是日光機,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表現都會不錯,在手機上觀看照片甚至不輸於相機。但是在弱光環境下的表現可能就不那麼出色了。

這同樣是受到了感測器的限制,更大的感測器意味著單位像素接受光線的面積更大,在同一解像度下,較大畫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對於較小畫幅要低,可以讓感測器製造廠商在電子線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間,所以大畫幅相對於小畫幅在高ISO 的情況下會有較好的表現。而小畫幅感測器,單個像素點所能獲取的光子就會變少,單個像素獲取的訊息量也就會變少,為了對其加以補償就必須要加大電信號,於是就會產生噪點。

所以一般來說,在弱光環境下拍攝,手機面對相機絲毫沒有優勢,別說什麼超級夜景,大部分手機的夜攝只要稍一放大就會慘不忍睹。在手機裡看看娛樂娛樂沒有問題,但是不能作為輸出使用。

至於有些品牌粉絲天天掛在嘴上的手機媲美單反甚至於吊打單反,就真的只是自娛自樂自己嗨了,有的時候我真的懷疑他們是不是友商派來黑品牌的。

Photo by Zach Meaney on Unsplash

▲Photo by Zach Meaney on Unsplash

當然,所有的比較都是在科技水平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如果拿現在的手機比較十幾年前的全畫幅相機,可能手機會完胜。就現階段來說,受限於鏡頭和感測器的硬體,手機在成像質量和控制上遠不如相機。但是說實話,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專業的創作控制權及打印畫質的。對於大部分僅僅只是在手機屏幕上看照片,僅僅只是需要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照片而並非專業輸出的用戶來說,手機拍攝已經足夠強大了。

可以預見未來,手機拍攝會變得越來越好,有一天會超過今天的相機也說不定,就像在二十年前,我們絕對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手機能夠實現這麼多的功能。但是,在考慮手機黑科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技術的發展是同步的,相機的製造技術也絕不會停滯不前,相機永遠有其存在的意義。

在每一個階段,每一種器材,都有存在的意義,都有其適應的用戶群體。找到最適合我們的器材,才是我們拍出好照片的關鍵。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2025臺灣電動車年鑑》預計1月15日登場,完整收錄新世代電動車資訊、揭露期待新車導入規劃,帶車迷掌握汽車市場脈絡。
Hyundai在2025年東京改裝車展舞臺上,帶來了與知名甩尾車手土屋圭市合作的「特調版」Ioniq 5 N DK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