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p拍say啦
我打完才想到你有說,又不能刪...只好在這準備抱歉:p
我打完才想到你有說,又不能刪...只好在這準備抱歉:p
不過;)這裡有個網頁...
ㄟ參考一下啦~
http://teacher.7-11learning.com.tw/mechanic/%E7%B7%9A%E4%B8%8A%E8%A4%87%E7%BF%92/%E6%91%A9%E6%93%A6%E8%88%87%E7%9A%AE%E5%B8%B6%E8%BC%AA.htm
我雖然想轉貼它的文字,不過它有說禁止轉...
ㄟ參考一下啦~
http://teacher.7-11learning.com.tw/mechanic/%E7%B7%9A%E4%B8%8A%E8%A4%87%E7%BF%92/%E6%91%A9%E6%93%A6%E8%88%87%E7%9A%AE%E5%B8%B6%E8%BC%AA.htm
我雖然想轉貼它的文字,不過它有說禁止轉...
對了, 說到皮帶吉普利盤........
如果靜摩擦力和面積沒關係, 那為何要設計有多條皮帶共同傳動? 如20馬的馬達, 以普利盤傳動, 有時要用到五條C皮帶(即一個普利盤上有五條溝, 五條皮帶並聯)?
如果靜摩擦力和面積沒關係, 那為何要設計有多條皮帶共同傳動? 如20馬的馬達, 以普利盤傳動, 有時要用到五條C皮帶(即一個普利盤上有五條溝, 五條皮帶並聯)?
輪胎&胎皮之間ㄉ接觸面~用顯微鏡放大瞧~~~~其實是許多凸起物ㄉ"粗糙面"~~
摩擦力ㄉ大小主要取決於"表面ㄉ性質"~而不是"外觀ㄉ接觸面積"~~
通常粗糙ㄉ表面間摩擦力較大~
摩擦力真正ㄉ來源取決於"兩接觸面間分子彼此ㄉ作用力"~!
因此會與表面原子or分子間實際ㄉ接觸面積成正比例~!
平常看似平滑ㄉ表面~在顯微鏡下便顯得很粗糙~!
在原子或分子ㄉ尺度下更是明顯~~如兩片粗砂紙相互摩擦~~!
兩物體間"真正接觸ㄉ面積"可能不到千分之一~~!
當兩物體間正向力越大時~則會增加原子間實際接觸面積~
因此摩擦力與正向壓力成正比~~~!!
~大英百科全書~中有提到"摩擦4機制"~~~其中ㄉ"roughness effect"~~就是指這點~!
通常粗糙ㄉ表面間摩擦力較大~
摩擦力真正ㄉ來源取決於"兩接觸面間分子彼此ㄉ作用力"~!
因此會與表面原子or分子間實際ㄉ接觸面積成正比例~!
平常看似平滑ㄉ表面~在顯微鏡下便顯得很粗糙~!
在原子或分子ㄉ尺度下更是明顯~~如兩片粗砂紙相互摩擦~~!
兩物體間"真正接觸ㄉ面積"可能不到千分之一~~!
當兩物體間正向力越大時~則會增加原子間實際接觸面積~
因此摩擦力與正向壓力成正比~~~!!
~大英百科全書~中有提到"摩擦4機制"~~~其中ㄉ"roughness effect"~~就是指這點~!
藍兄,請別認為我是來鬧,不過我還是很想問。
重量(正向力)相同,材質相同,不管外觀接觸面積是10平方公分,還是1000平方公分,他的最大靜摩擦力都會相同ㄇ?
重量(正向力)相同,材質相同,不管外觀接觸面積是10平方公分,還是1000平方公分,他的最大靜摩擦力都會相同ㄇ?
Re:fake ~~~~
你的問題在 藍兄 所PO的內容中已經有答案了!!
既然你們從「巨觀」講到「微觀」去了......
那麼我也給你一個有趣的問題!!
將三個一模一樣的金屬塊分別放在三張鋼板上面。
請就「微觀」的角度說明下3列組現象的原因。
第一組:
金屬塊&鋼板的接觸面均做鏡面拋光。
二者間的磨擦力極小;在「微觀」中的接觸點最多。
第二組:
金屬塊&鋼板的接觸面只做一般研磨。
二者間的磨擦力中等;在「微觀」中的接觸點適中。
第三組:
金屬塊&鋼板的接觸面不做處理。
二者間的磨擦力大;在「微觀」中的接觸點最少。
你的問題在 藍兄 所PO的內容中已經有答案了!!
既然你們從「巨觀」講到「微觀」去了......
那麼我也給你一個有趣的問題!!
將三個一模一樣的金屬塊分別放在三張鋼板上面。
請就「微觀」的角度說明下3列組現象的原因。
第一組:
金屬塊&鋼板的接觸面均做鏡面拋光。
二者間的磨擦力極小;在「微觀」中的接觸點最多。
第二組:
金屬塊&鋼板的接觸面只做一般研磨。
二者間的磨擦力中等;在「微觀」中的接觸點適中。
第三組:
金屬塊&鋼板的接觸面不做處理。
二者間的磨擦力大;在「微觀」中的接觸點最少。
Re:triton ~~~~
T"葛隔"....你好壞唷~~~~!!
媽的....昨夜見到你PO的內容,害偶睡覺時差點做惡夢......
十多年前~~~ 我還是個"菜鳥"設計工程師時,就問過一次這種問題......
我的師父笑著對我說:『傻鳥!連著個也不懂......
別讓經理&副理給知道了....小心他們要你"走路"!』
(PS. 唉~~~ 苦命唷!董事長&經理&副理,都是台大機械系畢業的......)
言歸正傳~~~~
5條「C型皮帶」的「抗拉力」為1條「C型皮帶」的5倍。
BUT~~~~ 就理論上而言......
5條「C型皮帶」可承受的最大「牽引力」為1條「C型皮帶」的25倍。
而你所問的問題是出現在「抗拉力」的部份,而非「牽引力」的部份!
另外~~~~
有一種與「皮帶輪」的接觸面上有數道"V型面"的「V型皮帶」。
以有5道"V型面"的「V型皮帶」為例:
其可承受的最大「牽引力」為單1道"V型面"的「V型皮帶」的5倍。
而「抗拉力」為:相同。
T"葛隔"....你好壞唷~~~~!!
媽的....昨夜見到你PO的內容,害偶睡覺時差點做惡夢......
十多年前~~~ 我還是個"菜鳥"設計工程師時,就問過一次這種問題......
我的師父笑著對我說:『傻鳥!連著個也不懂......
別讓經理&副理給知道了....小心他們要你"走路"!』
(PS. 唉~~~ 苦命唷!董事長&經理&副理,都是台大機械系畢業的......)
言歸正傳~~~~
5條「C型皮帶」的「抗拉力」為1條「C型皮帶」的5倍。
BUT~~~~ 就理論上而言......
5條「C型皮帶」可承受的最大「牽引力」為1條「C型皮帶」的25倍。
而你所問的問題是出現在「抗拉力」的部份,而非「牽引力」的部份!
另外~~~~
有一種與「皮帶輪」的接觸面上有數道"V型面"的「V型皮帶」。
以有5道"V型面"的「V型皮帶」為例:
其可承受的最大「牽引力」為單1道"V型面"的「V型皮帶」的5倍。
而「抗拉力」為:相同。
哇哈哈哈....... 我就知道, 博啟你要以抗拉力來解釋.....
回到輪胎接觸面的問題-------「為何 FIA 要在 F-1 的輪胎上開四條溝」?
很實際的問題.........從這裡想吧!
回到輪胎接觸面的問題-------「為何 FIA 要在 F-1 的輪胎上開四條溝」?
很實際的問題.........從這裡想吧!
「純以一般房車輪胎來說,不要拿F1賽車胎來討論」
-----------------------------------
為何不要拿F-1 來討論? F-1 不必用輪胎? 還是F-1 不受物理定律的限制?
-----------------------------------
為何不要拿F-1 來討論? F-1 不必用輪胎? 還是F-1 不受物理定律的限制?
關於博啟兄的三組問題,小弟粗淺的以為,應該跟 材質 的變化有關係,雖然實際接觸面積"可能增加",但是被加工過的表面,其材質跟本質"定有差異",故這組問題,真正影響差異的應當在摩擦係數。
是嗎?
是嗎?
至於我提的文章之謬誤...那實在是國人的痛,在網路上文章何其多,但就算是出自名人之手,仍然會有不少錯誤觀點(所以就算熟讀,程度可能也尚可),為了認真跟大大請益,小弟都得翻國外網頁來看(又不一定能懂),奈何一般大眾對英文熟識度不足以看懂,以致於國內之高手一直多不起來...
講了堆費話,其實是希望博啟兄等人,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為觀念作澄清的動作。
回歸正題,我的問題若是根據藍兄的結論,則答案為"是",不管接觸面積為10平方公分或是10000平方公分~~。
講了堆費話,其實是希望博啟兄等人,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為觀念作澄清的動作。
回歸正題,我的問題若是根據藍兄的結論,則答案為"是",不管接觸面積為10平方公分或是10000平方公分~~。
一般討論摩擦力時~若接觸面ㄉ性質不變ㄉ情形下~摩擦力與"巨觀接觸面積"不相關~(因為接觸面積較小時~壓力增大~接觸面積大時~壓力減小) ~從"微觀"來說~摩擦力是因為"接觸面之間~原子ㄉ交互作用~以及表面凹凸不平時的作用"~~摩擦力與實際原子間ㄉ接觸面積有關~(應該說是"交互作用"ㄉ有效面積) 當接觸面積變小時~由於壓力較大~造成表面間~實質作用面積並沒多大改變~! 至於F1ㄉ輪胎~~~~~因為地面並不是平滑面~~SO增加胎紋能使表面有高低不平處~可以增加"實質接觸點"~~而且輪胎ㄝ比較容易散熱~不至於因為高溫而變軟~!!輪胎上如果沒有胎紋~那ㄇ行駛在水面上時~就很容易產生滑行ㄉ現象(尤其在高速時)~!
我ㄉ濫程度僅能掰出這些~~~~請其他高手指正~!!!
共
58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