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幾週的活動預告後,台灣山葉機車在 1 月 19 日正式發表了 EMF 這款全新的電動機車。不僅擁有特殊的方正、運動化造型,單座設定與龍骨式置物空間也是 EMF 相當特殊的產品特色。除了透過許多數位活動,營造符合 Electro Motive Fighter 的科幻樣貌以外,操控與加速性能表現也是 EMF 強調的特點。

台灣山葉機車在 1 月 19 日正式發表了 EMF 這款全新的電動機車。不僅擁有特殊的方正、運動化造型,單座設定與龍骨式置物空間也是 EMF 相當特殊的產品特色。除了 Electro Motive Fighter 的科幻樣貌以外,操控與加速性能表現也是 EMF 強調的特點。

因此,U-CAR 應台灣山葉之邀,在新車交車前來到臺中麗寶卡丁車場,在封閉的賽道上體驗 Yamaha EMF 這款全新、且相當特殊的電動機車。

激進設計與單座配置,EMF 瞄準非主流「娛樂用車」市場

雖然電氣化產品對於台灣山葉機車的市場重要性並不若純電動品牌 Gogoro,以及轉以電車為重心的宏佳騰重要,旗下也僅有 1 款 Yamaha EC-05 在臺銷售,但在政策導向的背景下,電動機車市場仍屬台灣山葉不可缺席的兵家必爭之地。事實上,在其他品牌相繼推出更新的電動機車產品後,Yamaha 在電車市場的產品新鮮度以及市場佔比持續下降,對於最早推出 PBGN(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產品的台灣山葉來說,無論是產品更新、或是新品推出,絕對是維持市場影響力勢在必行的動作。

台灣山葉旗下僅有 1 款電動機車 Yamaha EC-05 在臺銷售。

而在 Gogoro、eReady、emoving 等品牌已將相繼在這 2 年間推出更符合大眾需求的平價以及輕型車款之後,Yamaha 新車 EMF 則是延續 EC-05 的運動化設定,甚至更為激進地採用極度個性化的外觀設計與單座配置,同時開出 102,800 元的售價,走出與 PBGN 聯盟其他品牌截然不同的產品路線。

方正外觀展現強勁的結構美學

外觀部分,打破現今 PBGN 聯盟車款的圓潤線條,甚至也不採銳利稜角設計,EMF 就直接以方正剛硬的線條,來塑造出強勁的結構美學。此外,它和同門 BW’S 的相似度之高絕對是首先會關注到的地方,雖然 LED 魚眼頭燈改為上下堆疊排列,但是,大量黑色塑料以及車側滿滿佈列的壓紋設計、同樣自頭燈水平延伸至尾燈的輪廓線條,加上裸把造型設定,都讓人忍不住聯想到 BW’S。

事實上,EMF 和 BW’S 的確是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不過兩者卻有著本質上的產品差異。BW’S 以 Wild Survivor 的戶外活動作為訴求;但本次主角 EMF 則是在設計之初,即鎖定為都會騎乘,也因此底盤部分並沒有針對戶外騎乘需求進行開發,而是更進一步強化其操控性能表現。

EMF 和 BW’S(圖)的確是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不過兩者卻有著本質上的產品差異。BW’S 以 Wild Survivor 的戶外活動作為訴求;但本次主角 EMF 則是在設計之初,即鎖定為都會騎乘。

EMF 在車頭部分最吸引人莫過於方正的輪廓,再加上大膽地採用全可動式車頭,斜板的線條更直接向下延伸至前叉處。車頭以大部分塑料、少部分帶色車殼的配色點綴,其中如頭燈上方及周圍融入了立體化與消光電鍍質感的飾板,彰顯無機生命的設計特色,也讓車頭更顯冷冽酷炫。而前方自肩線旁所延伸出的立體透明飾蓋,更有著畫龍點睛的效果,讓 EMF 獨特的視覺感受更強烈。

EMF 直接以方正剛硬的線條,來塑造出強勁的結構美學。大量黑色塑料以及車側滿滿佈列的壓紋設計、同樣自頭燈水平延伸至尾燈的輪廓線條,加上裸把造型設定,都讓人忍不住聯想到 BW’S。

獨特龍骨置物設計,小坐墊支撐性仍佳

視線若來到側面,車頭與前叉平行的線條更明顯;此外,如龍骨一般的收納空間設計,以及小型化的座墊尺寸也引人注目。由於產品定義為單人騎乘的 Fun Ride,因此後座乘坐性以及更大置物空間就不在 EMF 的產品設計範圍內。雖然龍骨收納空間並無實質的強化效果,但其容積與其他電動機車相去不遠,並有外蓋提供避雨效果。而座墊尺寸雖然小,但令人意外的是透過前端加長的設計,讓騎士的腿部姿勢不會太開,再搭配全平面設計與周圍車殼飾蓋支撐大腿,乘坐舒適性可說是相當優異。

此外,別看 EMF 採用 10 吋的小胎圈設計,其 785mm 座高設定其實並不低,在加上周圍飾板支撐大腿後,以筆者 177 公分的身高騎乘,仍僅能靠單腳得以舒適著地。

側面車頭與前叉平行的線條更明顯。如龍骨一般的收納空間設計,以及小型化的座墊尺寸也引人注目。全可動式車頭的設計為了可以轉向,因此腳踏與斜板是分離的。

值得注意的是,EMF 全可動式車頭的設計為了可以轉向,因此腳踏與斜板是分離的;雖然在腳踏空間前端有稍微傾斜,但為了防止騎士腳掌卡住轉向機構,因此 Yamaha 原廠也刻意縮小並加上防護措施,使傾斜部分長度不足以提供斜踩。

順著 Yamaha 塑造的水平基調來到 EMF 的車尾,整體的線條又再次凝縮至尾燈處。可見尾燈造型同樣呼應著大燈的上下各 1 顆 LED 燈泡設計,刻意營造與 Formula 1 等方程式賽車神似的樣貌。極小化的隱藏式後扶手與 LED 方向燈排列兩側,將車輛最後的線條收束至中心點。車牌也同樣位於高翹的位置,讓注重帥氣的騎士可以省去一筆上移的手續。若須安裝擋水板的車主,也可另行選擇安裝與否。

EMF 整體的線條又再次凝縮至尾燈處。尾燈造型同樣呼應著大燈的上下各 1 顆 LED 燈泡設計,刻意營造與 Formula 1 等方程式賽車神似的樣貌。

銳利內裝配置,不注重置物空間表現

EMF 在內裝部分,整體以銳利的多邊形為設計主軸,6 角形的數位儀表板與 5 角形的 NFC 卡感應區是視覺的中心,龍頭下方還設計有 Yamaha 的 3 音叉廠徽。控制鈕的操作維持 PBGN 聯盟車系的配置,不過 Yamaha 捨棄圓潤的造型,改為 EMF 重新設計多邊形總成,呼應內裝整體的銳利視覺感。

與 EC-05 縱向配置不同,EMF 的數位儀表板採用橫向設計,雖然資訊內容都相同,但單色負顯設計與新的字形搭配辨識度相當優異,整體風格與剛硬的 EMF 更契合。

EMF 在內裝部分,整體以銳利的多邊形為設計主軸,6 角形的數位儀表板與 5 角形的 NFC 卡感應區是視覺的中心,龍頭下方還設計有 Yamaha 的 3 音叉廠徽。控制鈕的操作維持 PBGN 聯盟車系的配置,但 EMF 重新設計多邊形總成,呼應內裝整體的銳利視覺感。
EMF 的數位儀表板採用橫向設計,雖然資訊內容都相同,但單色負顯設計與新的字形搭配辨識度相當優異。

置物空間部分如前述,EMF 捨棄了前方掛勾與杯架等設計,僅保留車前的 USB 插孔供騎士手機充電使用。而坐墊下的車箱空間隨著緊縮的線條設計,也不如其他 PBGN 車款來的大,14 公升的容量無法放置全罩式安全帽、甚至也不適合 3/4 型。EMF 有個有趣的一點,在於車箱蓋不僅是坐墊,更是與旁邊的車殼是連在一起,因此開啟車箱時就像是把整輛車掀起來一樣!

坐墊下的車箱空間隨著緊縮的線條設計,也不如其他 PBGN 車款來的大,14 公升的容量無法放置全罩式安全帽、甚至也不適合 3/4 型。EMF 有個有趣的一點,在於車箱蓋不僅是坐墊,更是與旁邊的車殼是連在一起。

Gorogo 三電系統搭配自家車架與高規煞車設定

進入到底盤與動力配置部分,基於使用 Gogoro Development Kit(GDK)部品,Yamaha EMF 依舊採用 Gogoro 的電動馬達、控制器與電池交換等技術。不過除了自己打造的高剛性輕量化車架與後搖臂以外,台灣山葉也在 EMF 上採用全新的煞車與避震系統設計。其中,前對向 4 活塞輻射卡鉗的設定屬於相當高規格的設定,鋼質的後搖臂也比照重車的鋼性搭上雙槍式 5 段可調後避震器。

前對向 4 活塞輻射卡鉗的設定屬於相當高規格的設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用 Gogoro G2(S-Version)馬達的 PBGN 車款中,Yamaha EMF 是唯一採用 10 吋輪胎的。不過透過加厚的扁平比,其實有著與 12 吋胎相差不遠的胎外徑,再加上原廠自車架設計之始即強化傾角設定,因此 EMF 在傾角過彎仍有著不俗的表現。在後輪部分更是採用寬版的 130mm 設定,除了更大接地面積外,也可帶來更平順的過彎操控性。

在採用 Gogoro G2 與 G2.2 馬達(S-Version)的 PBGN 車款中,Yamaha EMF 是唯一採用 10 吋輪胎的,在後輪部分更是採用寬版的 130mm 設定,除了更大接地面積外,也可帶來更平順的過彎操控性。

而拜小胎設定和車輛的輕量化之賜,台灣山葉表示 EMF 在靜止至時速 50 公里的加速數據勝過搭載相同 7.6kW 馬達的 EC-05 達 19%,僅需 3.5 秒即可完成,是 PBGN 車款中最頂尖的水準。

Yamaha EMF 重點規格
尺寸規格
長×寬×高 1,740×765×1,110mm
軸距 1,305mm
座高 785mm
不含/含電池重量 93 / 114kg
置物空間 14.5 L
車輛系統
動力形式 G2 鋁合金水冷永磁同步馬達(S-Version)
MOSFET 水冷馬達控制器
傳動方式 油封鍊條
最大馬力 7.6kW(10.3ps)/3,000rpm
最大扭力 26Nm/2,500rpm
傾角 左 42°/右 44°
0-50km/h 加速 3.5 秒
車體結構
懸吊系統 潛望鏡式前叉
雙槍式後避震
卡鉗形式 前碟煞Φ200,對向四活塞輻射卡鉗
後碟煞Φ190、單向單活塞卡鉗
輪胎規格 前 100/90-10 56J
後 130/70-10 59J

霧鎖煙迷麗寶卡丁賽道試駕

本次的試駕活動由台灣山葉安排在臺中麗寶卡丁車場進行,可惜的是試駕當時天氣十分不穩定,后里區不僅下大雨,更起了濃霧。在霧鎖煙迷的賽道上並不能完全施展車輛性能特性,再加上 EMF 的配胎主要是重視乾地表現的,因此被壓制了騎行的速度。

但自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此天氣在安全的封閉賽道場地上,更可以體會到車輛的低中速域操控特性,依舊讓人對於試駕 EMF 期待不已。

試駕當時在霧鎖煙迷的賽道上並不能完全施展車輛性能特性,再加上 EMF 的配胎主要是重視乾地表現的,因此被壓制了騎行的速度。

在加速性能部分,在車重大幅減輕之下,EMF 確實繳出了比 EC-05 以及其他 PBGN 車款更強悍的加速實力。在直線上僅需輕輕一催電門,即可以自起步輕鬆加速至時速 70 公里,至 80 公里時甚至還具有不錯的延伸性;而在關閉 Smart 智慧模式解封輔助後,動力輸出反應會更加靈敏。惟現場由於場地分割使用,未能體驗 EMF 的實際尾速是較可惜之處。

在活動安排的繞錐場地中,EMF 則是展現了 10 吋胎的靈活特色。低重心的特性再加上車身輕,讓 EMF 得以靈敏和穩定性兼顧,高剛性車架帶來的指向回饋也令人激賞,絕對可以提供騎士十足的操駕信心。

換到賽道體驗上,再進入彎角帶煞入彎時,EMF 前叉的回饋並不若想像中死硬,反而是帶點 Q 度──雖不會過硬但也不會使車身太晃即便大雨滂沱,後輪免不了會稍微撇出去,但雙槍後避震器穩定的讓輪胎留在地面,讓筆者仍能控制車身動態;同時在全速出彎時也提供足夠的支撐力道。

EMF 前叉的回饋並不若想像中死硬,反而是帶點 Q 度。雙槍後避震器也可穩定的讓輪胎留在地面,讓筆者仍能控制車身動態;同時在全速出彎時也提供足夠的支撐力道。

操控性極為優異,UBS 配置賽道上仍有不足

EMF 配置的煞車輔助系統仍是 CBS 前後連動煞車(Yamaha 稱 UBS),也就是帶著後煞會連帶讓前煞一起作動。這套系統在直線煞車時確實能夠避免因為操作失誤而讓後輪打滑,但是賽道上激烈一些的操駕,像是帶煞入彎時,前煞仍會作動反而讓車身不穩定。

不過,相較於 Gogoro 品牌旗下的 SBS 有著明顯翹翹板感受,EMF 在 Yamaha 的調校下,煞車手感已可說是頂尖水準,相信在一般公路操駕上並不成問題。

相較於 Gogoro 品牌旗下的 SBS 有著明顯翹翹板感受,EMF 的 UBS 系統在 Yamaha 的調校下,煞車手感已可說是頂尖水準,相信在一般公路操駕上並不成問題。

紅海中求突破,Yamaha EMF 市場上最個性化選擇

整體而言,Yamaha EMF 的推出很明顯感受到台灣山葉瞄準非主流「娛樂用車」市場的意圖。「外觀太前衛」、「設計不實用」這些在欲購買第 2 輛機車,或是純粹想耍帥的消費者眼中,都不成問題。畢竟現有的 EC-05 的配置已可滿足多數高階電動機車的需求。而 Yamaha 所推出的可拆龍骨、置杯架等選配件,也算是 EMF 在極致帥氣與實用兩難間的解決方法。

不過,若是車主想要在一大片造型圓潤、設計基調相似的電動機車車海中突圍,那麼擁有方正的科幻樣貌,並且擁有頂尖性能表現的 Yamaha EMF,絕對是個必須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