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凱倫可變空氣動力學後懸掛
放殺器了
不過別的車隊也不是省油的燈😀
不過別的車隊也不是省油的燈😀
於
2014/01/30 00:52:21
發文

Peter Prodromou
紅牛車隊的兩津勘吉,跳槽到麥凱倫..
搞不好是他想出來的😀
不屈的精神與追求勝利的渴望
於
2014/01/30 01:06:27
發文
國外其他的網站有多附一張圖片來推測氣流流向
butterfly suspension...

出處:
http://www.f1technical.net/forum/viewtopic.php?p=480816&f=12
butterfly suspension...

出處:
http://www.f1technical.net/forum/viewtopic.php?p=480816&f=12
於
2014/01/30 02:55:25
發文
於
2014/01/30 02:55:25
發文IP 129.34.*.*
今年的賣車輪有備而來喔[大笑]
於
2014/01/30 02:58:26
發文IP 129.34.*.*
今年的賣車輪有備而來喔[大笑]
希望能擺脫上季的不順[無辜]
MGP也要加油[害羞]
於
2014/01/30 03:00:04
發文IP 129.34.*.*
今年的賣車輪有備而來喔[大笑]
希望能擺脫上季的不順[無辜]
MGP也要加油 看好你們成績更上一層樓[害羞]
希望能擺脫上季的不順😇
MGP也要加油 看好你們成績更上一層樓😊
於
2014/01/30 02:56:37
發文
於
2014/01/30 02:56:37
發文IP 129.34.*.*
可變動空氣動力學 合法???
於
2014/01/30 02:59:08
發文IP 129.34.*.*
可變空氣動力學 合法???
於
2014/01/30 03:27:53
發文
於
2014/01/30 03:27:53
發文IP 129.164.*.*
[quote=caterham01 (COO)]可變空氣動力學 合法???[/quote]
不曉得
但這四片是固定的,但問題高速風壓會產生變形。(就如同紅牛軟性鼻翼一樣)
假設我將它扭曲說成是拿來煞車用,讓車手們可以在高速下能更快減速。 (安全裝置)
FIA 可能還會信。
因為從外型來看好了,這好像擋風板而不像空力套件。
實際上
這四片葉子,是要讓些許的廢氣引導入兩個區域。
(1) 上方尾翼 (DDRS)
(2) 下方 後輪區域 (2013年 紅牛秘密武器)。
PS:
簡單解釋: 引擎廢氣+車體熱氣,所產生的高溫還是被開發了 XD
至於 FIA 會不會採取行動?
我想不會,今年光是政治鬥爭就夠他們玩了,再來是V6引擎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採取寬鬆態度。
於
2014/01/30 03:31:19
發文IP 129.164.*.*
[quote=caterham01 (COO)]可變空氣動力學 合法???[/quote]
不曉得
但這四片是固定的,但問題高速風壓會產生變形。(就如同紅牛軟性鼻翼一樣)
假設我將它扭曲說成是拿來煞車用,讓車手們可以在高速下能更快減速。 (安全裝置)
FIA 可能還會信。
因為從外型來看好了,這好像擋風板而不像空力套件。
實際上
這四片葉子,是要讓些許的廢氣引導入兩個區域。( V6 單一排氣管的廢氣量龐大)
(1) 上方尾翼 (DDRS)
(2) 下方 後輪區域 (2013年 紅牛秘密武器)。
PS:
簡單解釋: 引擎廢氣+車體熱氣,所產生的高溫還是被開發了 XD
至於 FIA 會不會採取行動?
我想不會,今年光是政治鬥爭就夠他們玩了,再來是V6引擎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採取寬鬆態度。
就像 去年車隊開發了不少設計,我隱約記的沒幾樣被禁止。
於
2014/01/30 06:33:32
發文IP 129.164.*.*
[quote=caterham01 (COO)]可變空氣動力學 合法???[/quote]
不曉得
但這四片是固定的,但問題高速風壓會產生變形。(就如同紅牛軟性鼻翼一樣)
假設我將它扭曲說成是拿來煞車用,讓車手們可以在高速下能更快減速。 (安全裝置)
FIA 可能還會信。
因為從外型來看好了,這好像擋風板而不像空力套件。
尤其這四片是跟後懸吊黏在一起,而後懸吊會動很正常吧? (盲點)
實際上
這四片葉子,是要讓些許的廢氣引導入兩個區域。( V6 單一排氣管的廢氣量龐大)
(1) 上方尾翼 (DDRS)
(2) 下方 後輪區域 (2013年 紅牛秘密武器)。
PS:
簡單解釋: 引擎廢氣+車體熱氣,所產生的高溫還是被開發了 XD
至於 FIA 會不會採取行動?
我想不會,今年光是政治鬥爭就夠他們玩了,再來是V6引擎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採取寬鬆態度。
就像 去年車隊開發了不少設計,我隱約記的沒幾樣被禁止。
![]() |
| ![]() | |
可變空氣動力學 合法??? | |||
![]() | ![]() |
不曉得
但這四片是固定的,但問題高速風壓會產生變形。(就如同紅牛軟性鼻翼一樣)
假設我將它扭曲說成是拿來煞車用,讓車手們可以在高速下能更快減速。 (安全裝置)
FIA 可能還會信。
因為從外型來看好了,這好像擋風板而不像空力套件。
尤其這四片是跟後懸吊黏在一起,而後懸吊會動很正常吧? (盲點)
實際上
這四片葉子,是要讓些許的廢氣引導入兩個區域。( V6 單一排氣管的廢氣量龐大)
(1) 上方尾翼 (DDRS)
(2) 下方 後輪區域 (2013年 紅牛秘密武器)。
PS:
簡單解釋: 引擎廢氣+車體熱氣,所產生的高溫還是被開發了 XD
至於 FIA 會不會採取行動?
我想不會,今年光是政治鬥爭就夠他們玩了,再來是V6引擎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採取寬鬆態度。
就像 去年車隊開發了不少設計,我隱約記的沒幾樣被禁止。
不屈的精神與追求勝利的渴望
於
2014/01/30 11:25:15
發文
![]() |
| ![]() | |
![]() Peter Prodromou 紅牛車隊的兩津勘吉,跳槽到麥凱倫.. 搞不好是他想出來的😀 | |||
![]() | ![]() |
明年才來邁隊。😠
![]() |
| ![]() | ||||||||||
不曉得 但這四片是固定的,但問題高速風壓會產生變形。(就如同紅牛軟性鼻翼一樣) 假設我將它扭曲說成是拿來煞車用,讓車手們可以在高速下能更快減速。 (安全裝置) FIA 可能還會信。 因為從外型來看好了,這好像擋風板而不像空力套件。 尤其這四片是跟後懸吊黏在一起,而後懸吊會動很正常吧? (盲點) 實際上 這四片葉子,是要讓些許的廢氣引導入兩個區域。( V6 單一排氣管的廢氣量龐大) (1) 上方尾翼 (DDRS) (2) 下方 後輪區域 (2013年 紅牛秘密武器)。 PS: 簡單解釋: 引擎廢氣+車體熱氣,所產生的高溫還是被開發了 XD 至於 FIA 會不會採取行動? 我想不會,今年光是政治鬥爭就夠他們玩了,再來是V6引擎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採取寬鬆態度。 就像 去年車隊開發了不少設計,我隱約記的沒幾樣被禁止。 | ||||||||||||
![]() | ![]() |
太早拿出來了
搞不好光頭大神也有想到😆
今年又有熱吹了😆
還沒有跑都不算數拉😇
![]() |
| ![]() | ||||||||||
不曉得 但這四片是固定的,但問題高速風壓會產生變形。(就如同紅牛軟性鼻翼一樣) 假設我將它扭曲說成是拿來煞車用,讓車手們可以在高速下能更快減速。 (安全裝置) FIA 可能還會信。 因為從外型來看好了,這好像擋風板而不像空力套件。 尤其這四片是跟後懸吊黏在一起,而後懸吊會動很正常吧? (盲點) 實際上 這四片葉子,是要讓些許的廢氣引導入兩個區域。( V6 單一排氣管的廢氣量龐大) (1) 上方尾翼 (DDRS) (2) 下方 後輪區域 (2013年 紅牛秘密武器)。 PS: 簡單解釋: 引擎廢氣+車體熱氣,所產生的高溫還是被開發了 XD 至於 FIA 會不會採取行動? 我想不會,今年光是政治鬥爭就夠他們玩了,再來是V6引擎第一年很多地方都採取寬鬆態度。 就像 去年車隊開發了不少設計,我隱約記的沒幾樣被禁止。 | ||||||||||||
![]() | ![]() |
這個可動元件不是指那4個擋板會因為高速風壓變形
而是由於車輛在各種不同速度的狀態下由於懸吊連動使得各懸吊稈的位置會有所變化而產生位移的效果
進而靠這這個位移的效果來做空力上的改變
於
2014/01/30 15:49:49
發文
於
2014/01/30 15:49:49
發文IP 129.164.*.*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686244.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686245.jpg[/img]
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出,這四片擋風片與懸吊翼片連在一起。
所以能被視為懸吊翼片的一部分。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686249.jpg[/img]
這也解釋發表會那天,MP4-29的屁股為何看起來怪怪的..
於
2014/01/30 15:56:15
發文IP 129.164.*.*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686244.jpg[/img]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686245.jpg[/img]
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出,麥凱倫將它們組合成後懸吊翼片的一部分。
規則上
麥凱倫 可以聲稱他們是後懸吊翼片,只是外表看起來詭異了一點。
[img]http://attach.u-forum.com.tw/attach_686249.jpg[/img]
這也解釋發表會那天,MP4-29的屁股為何看起來怪怪的..


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出,麥凱倫將它們組合成後懸吊翼片的一部分。
規則上
麥凱倫 可以聲稱他們是後懸吊翼片,只是外表看起來詭異了一點。

這也解釋發表會那天,MP4-29的屁股為何看起來怪怪的..
不屈的精神與追求勝利的渴望
於
2014/01/30 15:58:36
發文
![]() |
| ![]() | ||||||||||
明年才來邁隊。😠 | ||||||||||||
![]() | ![]() |
喔喔~ 感謝指證XD 謝謝~
不屈的精神與追求勝利的渴望
邁凱倫創新的後懸掛設計成為了第二套赫雷斯試車中技術人員討論的熱點,Autosport的技術專家格里-安德森為我們詮釋這一設計。
邁凱倫在後懸掛的後端叉臂上附著了巨大的空氣動力“板磚”狀阻攔物。這一設計是為了在低速下獲取更多下壓力,同時在高速狀態下減少阻力。
這些“板磚”必然是懸掛的一部分,但非法設計與合法設計之間有明確的詮釋,我確信邁凱倫必然會保證設計遵循規則。
這一設計顯然符合所有關於位置和結構的規則。這一空氣動力部件的目的在於阻攔通過可樂瓶區域的氣流流向擴散器位置。
這能在這些板磚後產生低壓區,這一低壓區能夠增加流出車尾擴散器氣流的渦流,增大擴散器出風速度,因此讓底板產生更大下壓力。
此前許多年F1賽車上的尾部梁翼就起的這個作用,但在2014年,規則禁止了這一部件,所以車隊門都在尋找彌補損失的方法。
有趣的是,這一部件在較高懸掛位置時,這些部件幾乎能封閉擴散器上部區域,幫助在低速下產生下壓力。
在高速時,由於懸掛受到較大的空氣下壓力,懸掛角度的偏轉,板磚與尾部擴散器之間的間歇會打開,這能減小阻力。
所以這能帶來雙重好處,由於剎車時(由於車重效應,必然前部下降,尾部懸掛處於較高位置),或者在慢速彎角中(懸掛收到的下壓力本來就較小)可以產生較大下壓力。但在高速時,則減少阻力。
這可能是邁凱倫一項可以與2010年F-導管技術相提並論的秘密武器,但如果這一裝置奏效,那麽對手們可不是5分鐘就可以抄來的。可能需要重新設計整個後懸掛,甚至後車身的設計理念都要改變。http://bbs.hupu.com/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