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巴林試車後的強弱格局:奔馳和邁凱倫領先
#F1

MM巧克力(caterham01)

2014/02/26 14:31:47

發文

#5310337 IP 242.34.*.*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汽車運動的技術專家格里-安德森仔細研究了一下上周巴林試車的成績,給出了他對於目前車隊能力的斷言

現在要對2014F1賽車的表現下確定的結論還為時尚早。但考慮到上周4天巴林測試各輛賽車的最快圈速,可能我們能獲取一些其性能的線索。

與往常一樣,我們將具體的秒差換算成百分比(一羅斯伯格最後一天的成績1m33.283s為標桿)這允許我們對比不同賽道上的情況,同時可以與具體賽道長度的歷史數據做比對。

巴林的最快圈速 Team-Engine Deficit Tyre
1. Mercedes Soft
2. McLaren-Mercedes +1.795% Soft*
3. Force India-Mercedes +3.390% Soft
4. Ferrari +3.466% Soft
5. Williams-Mercedes +4.055% Soft
6. Sauber-Ferrari +4.178% Soft
7. Lotus-Renault +5.815% Soft
8. Toro Rosso-Renault +6.101% Soft
9. Red Bull-Renault +6.597% Medium
10. Caterham-Renault +7.045% Soft
11. Marussia-Ferrari +9.892% Winter medium
凱文-馬格努森的邁凱倫最快成績使用的是超軟胎,而簡森-巴頓最後一天的成績用的是軟胎,僅僅比隊友慢了0.057秒。實際上如果換用軟胎,他可以更快。

去年,平均每款輪胎之間的性能差距是0.4秒。

所以考慮到這0.4秒的差距後,各隊的圈速差距如下:

Team-Engine Deficit
1. Mercedes
2. McLaren-Mercedes +1.795%
3. Force India-Mercedes +3.390%
4. Ferrari +3.466%
5. Williams-Mercedes +4.055%
6. Sauber-Ferrari +4.606%
7. Lotus-Renault +5.815%
8. Toro Rosso-Renault +6.101%
9. Red Bull-Renault +6.597%
Qualifying time cut off. +7.000%
10. Caterham-Renault +7.045%
11. Marussia-Ferrari +9.892%
載油量也是造成圈速差距的一大因素,基本上每10公斤差距0.33秒。但由於賽車最大載油被限制在100kg,在輕油沖刺時載油為10公斤,而重油比賽模擬時載油為100公斤,兩者的圈速差距約為3秒——基於梅賽德斯的圈速,這可以折扣為3.216%。

所以除了梅賽德斯外,其他車隊都搭載了大量的油料?我可不這麽看

我相信由於梅賽德斯廠商車隊和引擎部門共同工作,因此他們潛在的可以發揮2014款1.6升渦輪增壓引擎全部的效率。

是的,其他車隊隨著他們學著優化動力鏈,他們將會縮小差距,但現在距離墨爾本周五練習賽只有4個測試日了。梅賽德斯顯然遙遙領先。

如果有穩定性,那麽梅賽德斯可能在前幾場比賽中一路領跑。

作為參考,在上賽季結束時,我列出了當時我對比的各車隊圈速差——這是基於車手在最後一場比賽中的最快圈速做出的,同樣轉化為百分比成績:

Team-Engine Deficit
1. Red Bull-Renault
2. Mercedes +0.191%
3. Ferrari +0.587%
4. Lotus-Renault +0.631%
5. McLaren-Mercedes +1.202%
6. Toro Rosso-Ferrari +1.311%
7. Sauber-Ferrari +1.325%
8. Force India-Mercedes +1.374%
9. Williams-Renault +2.098%
10. Caterham-Renault +3.797%
11. Marussia-Cosworth +4.003%
這一差距顯得小了許多。這是我們預料中的,規則改變會撕裂車隊間的縫隙,但我也沒料到會有這樣大的效應。

在長距離上,梅賽德斯似乎是唯一以專業方式進行測試的車隊。但我對於圈速有些小驚訝。

如果你輕載油能跑到1m33.283s,那麽加上100公斤燃料,折算3秒的話成績應該是1m36.283。考慮到油料節省和輪胎保護,無論如何也能做出1m38s的成績,但事實上他們的成績大多數在1m40s。

在排位賽中,100公斤的最大油料限制不會影響引擎的供油,只計算100公斤/小時的最大燃料流量。只要你在這一燃料限制內,你能將引擎性能調到最大。

但似乎,在比賽狀態下,關鍵在於節約油料。在赫雷斯,我聽到梅賽德斯在長距離試跑中的引擎聲和短距離試跑完全不同,所以他們的引擎在不同模式下工作,這是2014賽季的關鍵。

1st 梅賽德斯

梅賽德斯擁有領先所需要的一切:設施,人員,預算,最重要的是,對這項運動承諾。這是剩下的唯二兩支廠商車隊之一,他們自己制造底盤和引擎,所以可以保證內部協調的關系。

在現在的規則下,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他們還有華麗到掉渣的車手陣容,2位車手處於職業生涯的最高峰,都渴求同一樣東西——我們或許能看見這2人之間擦出內鬥火花。

2nd 邁凱倫


McLaren looks like Mercedes' nearest rival © LAT
無疑,邁凱倫相比去年有了本質提升。你總是能從糟糕的賽季中學到些什麽。

賽車看起來很棒,非常精湛,有一個出人意料的創新後懸掛——這能提升尾部擴散器效率——這顯示了他們的信心。

馬格努森看起來也很強大,能控制好賽車,希望新車也能適應巴頓的駕駛風格。

3rd 印度力量

這是我很早很早以前工作的車隊,他們很早就開始了2014款賽車的研發,如果不是比其他所有車隊都早的話。這讓他們在2013年年底付出了分數的代價,但同時也讓他們在2014年收到了回報。

賽車在賽道上看起來很棒,車隊也很渴望向前進步,他們簽下了胡肯伯格,這是中遊車隊中最好的車手。同時隊友佩雷斯也渴望證明自己,但他也很快。他需要冷靜,穩定,希望他能找到一支適合自己的車隊。

4th 法拉利

法拉利看起來在賽道上還不賴,但我不認為他們能追上梅塞德斯或邁凱倫,賽車挺可靠的,許多拋錨很快就修複了。

下一次測試中,對於法拉利很重要,車隊知道他們最新的空氣動力升級會來到賽道,應該可以更快。

我個人對於低伸鼻椎並不看好,如果你無法為前軸區域輸送大量氣流,那麽底板區域也就沒有氣流。

5th 威廉姆斯

與邁凱倫一樣,威廉姆斯也從去年的糟糕經歷中學到了不少,帕特-西蒙斯擔任首席技術官員,就是積極的進步。Pat擁有豐富的經驗,了解F1的上上下下,所以可以讓整個車隊維持穩定——他們的表現多年來一直不如意。


Williams could be a dark horse © LAT
賽車在賽道上看很漂亮,有很好的前端抓地力。但我擔心該車可能對後輪使用太過激進。

博塔斯和馬薩的車手組合方面,威廉姆斯很好的平衡了經驗和年輕。兩者都是真正的賽手,馬薩終於逃脫了法拉利二手車的定位,可以輕松上陣了。

6th 索伯

索伯有一些研發會繼續帶來,盡管主體的空氣動力套件已經在巴林進行測試了。

看看賽道上的賽車表現,車隊需要一些嚴肅的升級。在剎車時,賽車掙紮於剎車平衡,不穩定,接著是嚴重的轉向不足。這是可以改進的,但現在看來索伯落後挺多的。

7th 蓮花

巴林是蓮花的首次試車,所以現在說還太早了。但似乎他們也需要和雷諾引擎的故障作戰。

最後一天蓮花取得了進步。但現實是,該車隊落後其他車隊4個測試日。

8th 小紅牛

從法拉利轉用雷諾引擎似乎意味著該車隊希望能使用更多紅牛的資源,但似乎轉變為一場噩夢。

該車看起來在賽道上相當平衡,但我們不知道當使用更高引擎扭矩輸出時它的表現,這可能改變一切。現實的說,小紅牛能做的也就是維持局面,使得紅牛可以持續給雷諾壓力解決問題。

9th 紅牛

紅牛遭遇了雷諾動力鏈和其安裝方式的雙重問題。這意味著過去4個賽季統治F1的力量依然處於掙紮中。


Red Bull's potential is yet to be seen © LAT
我們沒有還沒有看到該車的所有潛力,8天的F1試車已經過去了。

紅牛還需要多久才能解決問題?對於一支架構如紅牛這樣的車隊而言,它應該很快能掌握情況。

這讓我們想起了紅牛2007年從法拉利引擎轉用雷諾引擎的時候,後者非常容易冷卻,此外燃料經濟性也更好。現在雷諾似乎全然相反,紅牛這次要面對油耗高,散熱要求高的問題。

里卡多或許會擔憂,他是不是選錯車隊了?

10th 卡特漢姆

我不是卡特漢姆新車設計的粉絲。該車顯然沒有穩定的下壓力,但現在依然是賽季前。

今年,卡特漢姆需要提升表現,盡可能的靠近前列。他們有設施,人員和資源來實現這些。托尼-費爾南德斯已經強調,如果車隊成績不提升,他的熱情並非無限的。

11th 瑪魯西亞

瑪魯西亞在巴林遭遇了非常困難的試車。我擔心對於小車隊而言,這麽複雜的新引擎調整,將帶來噩夢。

動力鏈

引擎將是今年區分車隊表現的關鍵,至少是前幾場比賽。由於2月28日後,引擎禁止改進了,所以任何硬件問題改進時間非常有限了。

但大多數問題似乎是軟件相關的。這是可以繼續解決的,不過這需要時間。

1st 梅賽德斯

1147 laps, 6207km by four teams. 1551kms per team


Ferrari is still unsure about where it stands © LAT
所有梅賽德斯車隊都表現尚可,在大多數情況下,損失測試時間是由於車隊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奔馳。

但梅賽德斯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即使廠商車隊也有不少故障。所以也不是完全可靠。

2nd 法拉利

556 laps, 3009km by three teams. 1003km per team

廠隊有些類似於奔馳,只有一些小故障,由於參數跳出工作窗口的自動切斷動力鏈。

總體而言,表現挺好,但似乎沒有梅賽德斯那樣的高性能高。

3rd 雷諾

614 laps, 3323km by four teams, 830km per team.

雷諾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其所有車隊的賽車似乎也不咋的。似乎車隊和引擎制造商都在找各種理由指責對方。

他們現在需要的是一起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不然他們會在賽季初落後,並很難追趕。http://bbs.hupu.com/f1

1

則留言

1

秋山(chinghuai)

2014/02/26 15:42:15

發文

#5310498 IP 246.163.*.*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2014 賽季不知道還有沒有 107% 的單圈速度門檻,
如果有的話以目前的圈速來看,
排在後面的有些車隊排位賽之後就可以打包往下一站去了。
熱門新聞
愛不停、公益行繪畫比賽邁入第3屆,因應電動車時代來臨,除將永續移動的概念融入比賽主題中,更增設最佳電動車獎。
日前中國工信部徵集中國國內廠商舉行會議,在會議中明文規定不能使用自動駕駛、智慧駕駛等字樣來進行產品宣傳。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