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沒有人遇過.............
休旅車保桿撞掀背車車尾門鈑金
結果............掀背車鈑金凹陷, 休旅車保桿整個掉下來的吧??
休旅車保桿撞掀背車車尾門鈑金
結果............掀背車鈑金凹陷, 休旅車保桿整個掉下來的吧??
感覺上 歐規只做到 追撞時 駕駛 脖子有沒斷掉
結果也並非都很好(紅 脖子斷 黃 可能斷 綠 不斷)
(標準也將提高)
http://www.euroncap.com/whiplash.aspx
更遑論 追撞時 後座乘客如何
後座乘客更不見得有個像樣的保護頭枕
印象中某藝人卒於追撞時前座
電視節目播過 追撞時 行李廂的物品可能會變成血滴子
台灣扣除機車車禍死亡率 汽車車禍死亡率不見得
比先進國家高很多
結果也並非都很好(紅 脖子斷 黃 可能斷 綠 不斷)
(標準也將提高)
http://www.euroncap.com/whiplash.aspx
更遑論 追撞時 後座乘客如何
後座乘客更不見得有個像樣的保護頭枕
印象中某藝人卒於追撞時前座
電視節目播過 追撞時 行李廂的物品可能會變成血滴子
台灣扣除機車車禍死亡率 汽車車禍死亡率不見得
比先進國家高很多
| |||
同型車比較,沒有B柱的結構強度應該較優!🙂 | |||
絕對不可能...
少個B柱得花更多的工才能勉強補回部份剛性....
至於掀背車與房車的安全問題,其實就理論上同款車四門理當比五門安全些,因為四門房車在C柱下方通常多有一支橫樑,而掀背車則否,對應在有大大說的,因此掀背車開久了尾門較易產生擠壓噪音,乃因後方剛性會略減損...
不過,這還是得考慮到底差異有多大,假設,我是說假設,一輛掀背車在遭遇一輛1.5噸後車以90km/h以上追撞恰會造成後座綁安全帶人員的嚴重傷害,而90km/h以下則不會的話,若同款房車的臨界值則是95km/h,那麼有沒有必要為了這區區實驗室中的5km/h放棄掉方便的機能性、輕巧的外型或靈活的操控呢(搞不好掀背車較佳的操控性反而能幫助駕駛避掉5%的危機又該怎麼算呢?)?
我沒有真正的數據,不過就像許多網友說了,注重安全的歐洲人多數都還是選擇了掀背車,那表示,四門房車的綜合加權表現確實不及掀背車款來得討喜。
若真要注重安全,先把目標訂在有通過任何具公信撞擊測試的進口車款,在來談論安不安全吧!在瞞酣政府萬年法規保護下的國產車廠,要說安全性,都不知該從何說起啊...
歐洲有些馬路 真的是18世紀馬車走的
路還是用石頭鋪的
停車和行車都不方便
汽車安全牽涉因素太多
日本車禍死亡率較低 是否代表日本車較安全
台灣每十萬人車禍死亡率20.8 人,美國14.6人、日本7.0人,
不過台灣車禍死亡率機車佔53%
路還是用石頭鋪的
停車和行車都不方便
汽車安全牽涉因素太多
日本車禍死亡率較低 是否代表日本車較安全
台灣每十萬人車禍死亡率20.8 人,美國14.6人、日本7.0人,
不過台灣車禍死亡率機車佔53%
| |||
不會。 因為如同前面許多網友的回應,現在的工藝技術,已經超越幾個門的問題了。🙂 | |||
+1
🙂
那要不要買4門的休旅車?
CRV 4門版
Escape 4門版
Outlander 4門版
CRV 4門版
Escape 4門版
Outlander 4門版
| ||||||||||||
絕對不可能... 少個B柱得花更多的工才能勉強補回部份剛性.... 至於掀背車與房車的安全問題,其實就理論上同款車四門理當比五門安全些,因為四門房車在C柱下方通常多有一支橫樑,而掀背車則否,對應在有大大說的,因此掀背車開久了尾門較易產生擠壓噪音,乃因後方剛性會略減損... 若真要注重安全,先把目標訂在有通過任何具公信撞擊測試的進口車款,在來談論安不安全吧!在瞞酣政府萬年法規保護下的國產車廠,要說安全性,都不知該從何說起啊... | ||||||||||||
補充說明
1.尾部有大開口的車輛(例如掀背車 旅行車 休旅車 吉普車 廂型車等)較容易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無房車款c柱間鋼板協助制震 在車體遇起伏地形時使車體局部產生扭曲形變
新車時剛性強尚可應付 但長此以往 車體剛性逐漸降低 駕駛時扭曲的車體連帶使內裝飾板互相擠壓產生雜音
可以參考此網站動態說明
http://www.jdm-option.com/pr_MINIVAN/chapter3/index.html ボディ剛性アップパーツの効果がわかりやすいように、ちょっとした実験
2.以本人開掀背車十二年的經驗 山路時主要差別在車尾動態 房車穩定 掀背車靈活 但車輛使用多年後會覺得掀背車在山路過彎 賣場或停車場上下坡時車尾扭曲明顯 有心理上的危殆感
3.掀背車後座乘客對異音的耐力要強一點 否則易心生煩躁 影響乘坐品質
4.歐洲先進國家道路平均品質遠超過台灣 故掀背車產生異音的時間晚 範圍也應該較小 這也許也是他們愛用掀背車原因之一吧?!
我覺得四門五門的安全性,首先要從價位差不多的車比安全性設計....
也就是不能用國產60-70萬的車和100多萬、甚至2-300萬的進口車比....
不然沒有意義(因為在車輛的設計和安全防護上,有錢人的生命真的比較值錢)😰
至於歐洲車重安全性設計是可以想見的,因為歐洲早已經是開發的國家,以人為本、相互尊重的想法已經根深地固,
路上彼此車子都會注重安全防護和車身潰縮設計(法令規定、車輛測試相對完善),路上車碰車的碰撞結果,會比台灣好很多。
舉例來說,台灣一堆車去亂改保桿,對別的車造成的危害遠比原廠設計來的嚴重,更不要說遇到沒有潰縮設計的爛車,
撞到別人車時就是完全把重力加速度和鋼鐵推到別的車上。
我完全同意板上大家說現在新的設計四門或是五門的安全性是差不多。
也就是,遇到重大衝撞時,結果差不了多少....
不過以我開車10多年,最常見的一般事故(後車剎車不及追撞前車而言,撞的不重,如果是被砂石車整個推上去,就不用討論了),
對我來說,只要後面能距離遠一些,對家人就多一分安全。
小車跟小車,後面的車看到前車停下來,再踩剎車,萬一來不及時,可以想見:
四門的車,本身因為行李廂,乘客車廂和後車的保桿距離比較遠....
在一般的事故(不嚴重的碰撞下),我只希望後車能離我的車廂愈遠愈好,好保護後座的家人。
哪怕這種中度的碰撞機會很低,低到百分之一,我還是希望能有這個緩衝空間,能保護後座的乘客。
總歸來說,就是:
1.四門五門要比,請用價位想同的車來比
2.重大碰撞不用談,S500也會被砂石車撞爛
3.只要距離後車愈遠,最簡單的力學原理來算,碰到剛好的大小的衝撞,有緩衝的一定會較好(哪怕這種機會很低)
所以,我選四門的車。
也就是不能用國產60-70萬的車和100多萬、甚至2-300萬的進口車比....
不然沒有意義(因為在車輛的設計和安全防護上,有錢人的生命真的比較值錢)😰
至於歐洲車重安全性設計是可以想見的,因為歐洲早已經是開發的國家,以人為本、相互尊重的想法已經根深地固,
路上彼此車子都會注重安全防護和車身潰縮設計(法令規定、車輛測試相對完善),路上車碰車的碰撞結果,會比台灣好很多。
舉例來說,台灣一堆車去亂改保桿,對別的車造成的危害遠比原廠設計來的嚴重,更不要說遇到沒有潰縮設計的爛車,
撞到別人車時就是完全把重力加速度和鋼鐵推到別的車上。
我完全同意板上大家說現在新的設計四門或是五門的安全性是差不多。
也就是,遇到重大衝撞時,結果差不了多少....
不過以我開車10多年,最常見的一般事故(後車剎車不及追撞前車而言,撞的不重,如果是被砂石車整個推上去,就不用討論了),
對我來說,只要後面能距離遠一些,對家人就多一分安全。
小車跟小車,後面的車看到前車停下來,再踩剎車,萬一來不及時,可以想見:
四門的車,本身因為行李廂,乘客車廂和後車的保桿距離比較遠....
在一般的事故(不嚴重的碰撞下),我只希望後車能離我的車廂愈遠愈好,好保護後座的家人。
哪怕這種中度的碰撞機會很低,低到百分之一,我還是希望能有這個緩衝空間,能保護後座的乘客。
總歸來說,就是:
1.四門五門要比,請用價位想同的車來比
2.重大碰撞不用談,S500也會被砂石車撞爛
3.只要距離後車愈遠,最簡單的力學原理來算,碰到剛好的大小的衝撞,有緩衝的一定會較好(哪怕這種機會很低)
所以,我選四門的車。
Life takes its hues from the color of your mind.
| |||
感覺上 歐規只做到 追撞時 駕駛 脖子有沒斷掉 結果也並非都很好(紅 脖子斷 黃 可能斷 綠 不斷) (標準也將提高) http://www.euroncap.com/whiplash.aspx 更遑論 追撞時 後座乘客如何 後座乘客更不見得有個像樣的保護頭枕 印象中某藝人卒於追撞時前座 電視節目播過 追撞時 行李廂的物品可能會變成血滴子 台灣扣除機車車禍死亡率 汽車車禍死亡率不見得 比先進國家高很多 | |||
嗯, 車體(含人體)撞擊物理這真的很難預測.
車室空間, 常為費者選車條兼之一...當然是要裝東西的, 安放位置不足與天上飛的比.
開車安全, 主動大於被動太多了.
小不忍, 亂大謀
[quote=hys0124
不過以我開車10多年,最常見的一般事故(後車剎車不及追撞前車而言,撞的不重,如果是被砂石車整個推上去,就不用討論了),
對我來說,只要後面能距離遠一些,對家人就多一分安全。
小車跟小車,後面的車看到前車停下來,再踩剎車,萬一來不及時,可以想見:
四門的車,本身因為行李廂,乘客車廂和後車的保桿距離比較遠....
在一般的事故(不嚴重的碰撞下),我只希望後車能離我的車廂愈遠愈好,好保護後座的家人。
哪怕這種中度的碰撞機會很低,低到百分之一,我還是希望能有這個緩衝空間,能保護後座的乘客。
總歸來說,就是:
1.四門五門要比,請用價位想同的車來比
2.重大碰撞不用談,S500也會被砂石車撞爛
3.只要距離後車愈遠,最簡單的力學原理來算,碰到剛好的大小的衝撞,有緩衝的一定會較好(哪怕這種機會很低)
所以,我選四門的車。[/quote]
所以我蠻替一些轎旅車或suv或mpv上第三排乘客擔心(多為小孩) 因為他們的頭離後門車窗很近!!😌
不過以我開車10多年,最常見的一般事故(後車剎車不及追撞前車而言,撞的不重,如果是被砂石車整個推上去,就不用討論了),
對我來說,只要後面能距離遠一些,對家人就多一分安全。
小車跟小車,後面的車看到前車停下來,再踩剎車,萬一來不及時,可以想見:
四門的車,本身因為行李廂,乘客車廂和後車的保桿距離比較遠....
在一般的事故(不嚴重的碰撞下),我只希望後車能離我的車廂愈遠愈好,好保護後座的家人。
哪怕這種中度的碰撞機會很低,低到百分之一,我還是希望能有這個緩衝空間,能保護後座的乘客。
總歸來說,就是:
1.四門五門要比,請用價位想同的車來比
2.重大碰撞不用談,S500也會被砂石車撞爛
3.只要距離後車愈遠,最簡單的力學原理來算,碰到剛好的大小的衝撞,有緩衝的一定會較好(哪怕這種機會很低)
所以,我選四門的車。[/quote]
所以我蠻替一些轎旅車或suv或mpv上第三排乘客擔心(多為小孩) 因為他們的頭離後門車窗很近!!😌
共
5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