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在都市叢林的民眾而言,除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之外,不少人也都擁有一輛方便停車、穿梭自如的機車。只不過,環保署最近宣佈將修法訂定二行程機車「落日條款」,預計 2019 年底停止汰換補助,2020 年起將全面禁止二行程機車行駛,為的就是希望能改善空氣品質。
不過此論一出卻引起各方意見與看法的激烈討論,有的人覺得減少烏賊車增進空氣品質很好,但也有人認為與其針對小老百姓的機車禁行,何不先從其他更大的汙染物著手?對此,U-CAR 不談論政策的是非,而是帶大家想想,環保與民意真的是水火不容嗎?
前情提要:環保署二行程機車禁行政策
當然,進入議題之前仍然簡單帶入本次爭論的起源,環保署指出,目前機車廢氣檢驗是依機車出廠標準而定,二行程機車屬於一至三期的檢驗標準,碳氫化合物標準是 9000 ppm(百萬分之一濃度),四行程機車則是以四期以上的 2000 ppm 標準審驗。
而目前在路上行駛的機車定檢中發現,二行程機車碳氫化合物平均檢驗值是 5000 ppm,四期以上平均值約 200 ppm,換句話說,二行程機車空污排放是四行程機車的 25 倍。
又目前全國總計約還有 132 萬輛二行程機車,環保署希望透過汰換二行程機車達到改善空氣品質,因此宣布將修法 2020 年起全面禁止二行程機車行駛;而目前將採用補助方式,若車主汰換二行程機車,將有約 9,500 至 13,000 元的補助達到汰換目的,但預計只到 2019 年底為止。
- 二行程機車數量:132 萬輛
- 修法內容:2019 年底,二行程機車汰換補助結束;2020 年起,二行程機車禁止上路
- 罰則:違規上路者,預計罰 500 元
- 汰換補助:地方政府 1,000-2,500 元+環保署 1,500 元+車商舊換新補助 3,000-5,000 元+貨物稅補助 4,000 元=總計 9,500-13,000 元
環保絕對重要,但不可以後續檢驗標準加諸於老舊車種
毫無疑問的,環境保護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只不過首先回到車輛檢驗標準審驗修訂來說,是不可朔及既往的,也就是說,如果某輛行駛多年的二行程機車以當時出廠通過的標準再審驗仍是合格的話,則不能以後來修改之後更加嚴格的標準去說該輛機車不合格。
畢竟,車輛是否造成空氣汙染的標準與判斷是人為訂定與比較之後,慢慢伴隨科技進步修正出來的,我們不會回頭去說以前的人訂出之檢驗標準的是與非,又怎能一昧地對通過以前標準的二行程機車施以現行的規範?
不過,如果現行二行程機車以當年出廠時的排放標準再次檢驗,但結果卻是連當初的標準都無法通過,這些車輛理當應該直接禁行並淘汰,這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臺灣非獨裁政權,應尋找人民可接受之方式達到環境改善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 132 萬輛的二行程機車,以臺灣來說,二行程機車是在大約 10 年前停售,因此就算是最年輕的車齡也至少有 10 年,但依然有那麼多車主不願換車,事出必有因;以車輛觀點來看,二行程機車由於結構設計簡單,因此保養維修成本比四行程機車便宜,而且重量更輕,許多女性騎士、婆婆媽媽用來當買菜車都更為方便。
而站在人為考量,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四行程機車太貴,即便二行程機車較為耗油,但若保養得非常優異而且只在上下班時間騎乘、行駛距離不遠、即便車款老舊,車主大多也不會認為有汰換的必要性,甚至有的人還會因為該輛車帶有特殊紀念意義等原因,同樣不願換車。
因此相信大多數的車主並非真的不在乎環境保護與空氣品質,但可能因肚子都顧不飽了、或者認為換車的效益並不高,使得民眾不願意多一筆開銷在非當下所需的四行程機車上,甚至引起部分民眾反彈直言是在「剝百姓的皮」。
以筆者的觀點來看,對於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絕對不得妥協,也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環保署出此想法,甚至中國廈門直接全面禁止燃油機車在市內行駛,實有其用意;不過臺灣終究非獨裁政權,若能抓住人民的心態與想法,以各種誘因的方式來吸引原二行程機車車主汰換,使得二行程機車自然而然被淘汰,是否更兩全其美?
舉例來說:「提高汰換補助金讓擔心肚子顧不飽的車主能夠減低罣礙」、又或者「以原先補助加以額外獎勵金,獎勵二行程機車定檢表現良好的車主,使其願意換購」、甚至可以訂出「二行程機車定檢結果若變多差,將使補助金隨之減少,讓民眾會有想趕緊換車免得吃虧的心態」等方式,都是有機會以非強制手段淘換二行程機車的方式。
此外,再看到歐洲地區與日本這些車輛發展相當先進、且對於車輛環保相當要求的國家,其實也在許多年前便已經禁止二行程機車的販售,但他們並未強制禁止已經售出且排放符合出廠標準的二行程機車上路,也值得我們思考:臺灣境內的二行程機車對於空氣品質的影響真的有大到需訂定強制的方法來削減嗎?
不論如何,想讓空氣品質更良好沒有錯,但排放檢驗依舊符合當年出廠時的標準的二行程機車也沒錯,因此唯有以更貼近民意的心理來鼓勵民眾,才不會讓原本的一番美意變成人民心中的暴政。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