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入到 4 月份,由於與 3 月相比工作天數少了有 7 天之多,加上經過 3 月的銷售高峰期後,使整體市場的領牌數有著 29.3%大幅下滑,總市場掛牌數為 52,192 輛,並且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 10.1%的衰退,雖然受工作天數較少因素所致,但絕大多數車廠表現明顯不如去年,其買氣情況並未那麼熱絡。
而在黃紅牌檔車部分同樣也有著不小衰退,下滑比例來到 26.5%,相比去年同期則是些微的 2.6%退步,領牌數為 1,404 輛。其中該級距的龍頭 Honda 較 3 月有著 46.9%跌幅,相較去年 4 月則是 37.1%的衰退,也使過往市佔率都能突破 5 成大關的 Honda,4 月市占率也掉落至 4 成左右。至於第 2 名則是經歷了第一季低潮的 Kawasaki,在車輛逐漸到港下也繳出今年度最佳成績,成功擠下山葉 Yamaha。
雖然機車總市場表現在 4 月份明顯有所萎縮,但卻還是能見到此份榜單多數車廠較 3 月份有顯著成長,其主因還是在於該級距車款是以進口之姿導入來販售,在車輛到港數較沒那麼穩定下,也造成兩個月份之間或是跟去年同期有著巨大落差,而大家所熟悉的 SYM 三陽和 Kymco 光陽則不在此名單內。
比較有趣的一點是,此份 Top 10 名單中,雖然大多車廠相比去年同期都呈現進步,但整體銷量卻還是有所下滑,其原因也是 Honda 所影響,由於該品牌市占比例較高,明顯退步下也拉低該級距市場的銷量表現。
251c.c.以上檔車車廠 Top 10
在連續兩個月車輛大幅到港、掛牌數破千後,4 月份 Honda 到港數較少的情形下,領牌數僅 565 輛,但即便銷量明顯下滑,市占率從 55.7%退步至 40.2%,卻依然能保有第 1 名的席次,與第 2 名的 Kawasaki 有著超過 250 輛的差距,也凸顯 Honda 在該級距中強大的銷量實力。
Honda 在國內的車款銷售主要是以黃紅牌檔車為主,該級距 4 月掛牌數占品牌總銷量約 47.8%,而台灣本田重機所引進的車款範圍涵蓋多種類型,但品牌銷量最突出卻是貿易商導入的 CB350 車系,關於此車款的特點會在新聞後半段來說明。
第一季表現不甚理想的 Kawasaki 在 4 月份有所回溫,在車輛到港下交出 306 輛的掛牌成績,市占率從 7%上升至 21.8%,也一雪連續 3 個月排名在第 3 名的前恥,成功晉升至亞軍的席次。即便與龍頭 Honda 還有著一段差距,但作為國內 251c.c.以上檔車的銷量主力品牌,Kawasaki 的表現也占有舉足輕重影響力,其提供包括仿賽車、街跑車和經典復古等車型;若以 2022 年的銷量巔峰來看,主要是落在 7 月以後的時間,主要也是暑期的購車潮間接促進領牌數。
山葉 Yamaha 黃紅牌檔車今年度的表現明顯優於去年,雖然較 3 月份有著 32.1%的下滑,市占率小幅滑落至 10.4%,但若相比去年同期則是 64%的成長,尤其是在黃牌檔車上進步幅度更為顯著。國內民眾所熟悉的 Yamaha 車款主要是白牌速克達,4 月份 251c.c.以上檔車僅占總品牌約 1.5%銷量,雖然該級距並不是品牌的主戰力,但以現有山葉 Yamaha 的陣容來看,其代表著街跑系列的 MT 家族和仿賽車 YZF 在國內皆有一定知名度,並以 YZF-R7 最為熱銷。
第 4 名和第 5 名依舊是 Triumph 和 BMW,但雙方間僅有 1 輛差距,而兩家車廠其進退步的狀況相仿,都較 3 月份有著超過 20%衰退,但卻跟去年同期都有翻倍的成長;作為國內歐系車廠的代表,Triumph 和 BMW 車輛的價格帶也相對較日系車款還來得高,雖然 Triumph Trident 660 在 4 月的 11 輛掛牌並不理想,但該車型為今年品牌最熱銷的車款,紅牌中排量和 43.5 萬元的價格也受到許多民眾青睞。至於 BMW 最暢銷的車型則是 G 310 車系,最大的因素也是價格為該品牌最為親民的車型。
第 6 名~第 10 名依序是 Harley-Davidson、KTM、Husqvarna、Ducati 與 Aprilia,排名其呈現大洗牌的情形。在 Harley-Davidson 於 2 月發表新年式車型後,4 月的掛牌數來到今年新高,同樣的 Ducati 領牌數也為今年最高;至於 KTM 在經過 3 月的掛牌高峰後,4 月銷量也有所衰退,此情形也發生在 Husqvarna 身上。
2023 年 4 月 251c.c.以上檔車廠牌銷售排行 | |||||
排名 | 品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 去年比 (%) | 市佔率 (%) |
1 | 本田 Honda | 565 | 53.1 | 62.9 | 40.2 |
2 | Kawasaki | 306 | 228.4 | 205.4 | 21.8 |
3 | 山葉 Yamaha | 146 | 67.9 | 164.0 | 10.4 |
4 | Triumph | 70 | 72.9 | 333.3 | 5.0 |
5 | BMW | 69 | 79.3 | 202.9 | 4.9 |
6 | Harley-Davidson | 42 | 123.5 | 110.5 | 3.0 |
7 | KTM | 41 | 47.7 | 315.4 | 2.9 |
8 | Husqvarna | 35 | 74.5 | 76.1 | 2.5 |
9 | Ducati | 35 | 388.9 | 388.9 | 2.5 |
10 | Aprilia | 32 | 65.3 | 49.2 | 2.3 |
總市場 | 1,404 | 73.5 | 97.4 | 100 |
251c.c.以上檔車車款 Top 10
車款銷量部分,Honda CB350 車系雖然掛牌數較 3 月掉了超過一半,但 116 輛的領牌依舊蟬聯銷售榜首,並且為今年度黃紅牌檔車銷量排名第 2 高的車型。CB350 車系一直是國內 251c.c.以上檔車的熱銷車款,其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價格部分,不到 20 萬元的售價也吸引到許多消費者,對比台灣本田重機導入的 CB300R 22.9 萬元,也凸顯 CB350 車系的賣點,但其車輛整體動態性能的表現也受到許多車主詬病,包括在動力輸出、車重及操控性等部分。
第 2 名的 Honda CB650R 新車在 2 月份大量到港後,近兩個月到港數也逐漸遞減,但今年度累計 728 輛銷售為目前該級距冠軍。以街跑車定位的 CB650R,與仿賽車兄弟 CBR650R 在今年皆有不錯的表現,後者同樣在 2 月大批車到港後,領牌數也呈現遞減情況,但以總銷量來看,街跑車型的 CB650R 較受到消費者青睞,除了在價格上少了 2 萬元之譜,騎乘坐姿、駕駛習性與外觀偏好也受到許多民眾喜愛。
而同品牌的美式重機風格 Rebel 1100 車系,3 月份迎來今年度首批大量到港後,4 月份則衰退至 91 輛,其風格設定主要也是鎖定 Harley-Davidson 車款,但價格則比 Harley-Davidson 親民許多,售價為 48.8 萬元~55.8 萬元。
拜於 Kawasaki Ninja 400 和 Z 650RS 新車到港下,也成功將品牌銷量向上推高,前者交出 99 輛、後者為 93 輛;Ninja 400 其為 Kawasaki 主力銷售車型,壓在 30 萬元以內的價格、搭配黃牌中排量設定,仿賽車型也是鎖定年輕族群;至於有著經典復古外型的 Z 650RS 自 2022 年 7 月底導入後,便引起諸多的討論,綜觀該級距整體市場,有著相仿排氣量的車型,但街跑復古外觀的車款卻比較少見,這點也是 Z 650RS 其特點所在。
第 7 名~第 10 名依序為 Yamaha YZF-R7、Honda CB300R、Kawasaki Z 900RS 和 Honda CBR500R,其中兩款 Honda 車型掛牌數為今年新低,而 YZF-R7 今年度已累積 259 輛掛牌為品牌該級距最佳,至於隨著 Kawasaki 在 4 月份新車逐漸到港下,Z 900RS 也繳出 2023 年最佳的領牌數。
排名 | 車款 Top10 | 排氣量 | 銷售量 |
1 | Honda CB350 車系 | 348.36c.c(黃牌) | 116 |
2 | Honda CB650R | 649c.c.(紅牌) | 111 |
3 | Kawasaki Ninja 400 | 399c.c.(黃牌) | 99 |
4 | Kawasaki Z 650RS | 649c.c.(紅牌) | 93 |
5 | Honda Rebel 1100 車系 | 1,084c.c.(紅牌) | 91 |
6 | Honda CBR650R | 649c.c.(紅牌) | 69 |
7 | Yamaha YZF-R7 | 689c.c.(紅牌) | 58 |
8 | Honda CB300R | 286c.c.(黃牌) | 46 |
9 | Kawasaki Z 900RS | 948c.c.(紅牌) | 36 |
10 | Honda CBR500R | 471c.c.(黃牌) | 35 |
綜觀該級距這兩個月的銷售情形來看,撇開銷量有所下滑外,最大的改變在於 Kawasaki 車輛到港下也成功爬升至第 2 名,但考量到進口車每個月到港數較不穩定的情形下,接下來的月份 Kawasaki 要維持第 2 名位置並不容易,其與 Yamaha 之間的名次也存有較大浮動性。
若以 2022 年來看,Kawasaki 整年度繳出 2,209 輛掛牌,Yamaha 則是 1,619 輛,但截至今年 4 月 Kawasaki 則落後給 Yamaha 93 輛,主要也是 Kawasaki 第一季表現並不理想,相反的 Yamaha 銷量則較為亮眼,而接下來兩家車廠的競爭情況也值得來觀察。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